如何才能表达清楚,身体和心理以及心灵的关系呢?
我们追求的真正的健康是指:
心灵自由,充满活力和希望;(无形的、精神、意识层面的)
心理(情绪层面:平和喜悦宁静)
身体(有形的层面:功能正常。食物营养为基础)
他们是三位一体,互相影响的。
最根本的是心灵层面,大部分人对健康的认识都是碎片化的去理解和思考,甚至在有形无形当中错综复杂拼凑出的信息,就像一个大染缸,非常混乱。
引用一段文字,再深入理解一下:
“庄子在《达生》里说,很多人养生都养的只是“形”,他没有养生命的“生”,就是养背后的那个“性”——性情,那个精神。
此间有何区别呢?我曾经采访过很多老先生。
有一次我问一位老先生:“为什么有一些人坐在那,你就觉得他和别人不一样?他到底和别人有什么不一样?”
老先生说:“是因为他每时每刻都充满觉知,他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正在干什么。他对自己的呼吸、意识,有一种习惯性的观照。他在看任何一个东西的时候,眼神是凝聚的,焦点是清楚的。”
老先生还说:“大人者(那一些有修行的,立于天地之间,通达生命本质的人),他们有一种内在的心智模式,看你的时候,焦点就清楚;听话的时候,眼神微闭,精神内守。”
觉察到自己呼吸,对自己的状态有清晰的了解,并且能够精准地表达。这种人,通常他的神是凝的。
木心先生有一首诗《从前慢》,里面说到“说一句,是一句”——我想木心先生写这首诗的时候,可能确实是观察到了旧时人们屏气凝神的那种状态。
之所以说一句,是一句,不仅仅代表着说完这句话要对它负责,而是知道自己每说一句话,不是因为口腔的惯性在说。
梁在做《梁注庄子》的时候很清楚地知道,有些时候我说话是活在惯性当中的。当你的口腔只是习惯性地这样说的时候,那叫“口业”。
当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的时候,精神在内守的时候,才会说一句,是一句。
《达生》的第一段讲的是,我们要如何真正地通达生命,保全好被庄子称之为“性”(“生”这个字在这里通“性”,约等于神,约等于精神意志的东西,约等于意识清醒)的东西。
他说:“我们要保持那个东西,必须要意识到精神和形体的保全还不完全一样。但是当一个人意识清晰、意念聚焦、凝神定位的时候,精神对于身体反而会有很大的帮助。”
什么意思呢?一间房子,只要主人每天回来,这个房子就不会太糟糕。因为主人会观察,有白蚁就消除白蚁;
房子不通风就给它通风;墙上破了个洞就会补一补。如果一个房子一直没有人住,过不了几年就坏了。
庄子在《达生》第一篇里和我们分享了养形和养性的关系——
把心装在腔子里,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说什么的状态,本身就是“达生”的第一步。”
很多人在不同的层次,就好像住楼房一样,有的人只相信物质,你跟他讲的时候,需要讲他能理解的东西,身体层面可以讲的多一点,其它类似,但我们要随时觉察自己说的内容,精神内守,说一句,是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