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蟹先养水
环境和食物是影响大闸蟹品质的要素。
12月,养水。抽干养殖区域的水体,清理淤泥,经过低温和阳光暴晒,自然灭菌,引大湖清水入池。
1月,种草,投放螺蚌。湖底播植扁担草、伊乐藻、轮叶黑藻等。水草性凉味苦,以此养出的大闸蟹才有甘甜的味道。
一湖好水 生态好蟹
大闸蟹成长三步曲
第一阶段:1月—4月 幼蟹精养
1月投放的蟹苗,要在精养池中度冬,直到4月底放入湖中。主要投喂湖鱼制成的肉糜。
第二阶段:5月—8月 毛蟹养骨
大闸蟹一生要通过19—21次脱壳长成型。除湖中水草、螺蚌等天然食物外,还要投喂玉米、鱼虾等,促长壳。
第三阶段:9月—10月 成蟹压黄
大闸蟹即将成熟,本阶段重点是养膏压黄长肉,饵料包括黄豆和鱼虾、螺蚌等,促使大闸蟹长得膏腴肥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