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妈妈
李荣浩在歌里写道“爸爸妈妈给我的不少不多,足够我在这年代奔波,足够我生活。”
小的时候爸爸妈妈给我一日三餐、书包课本,就很满足。可如今20岁的人却变得难以满足了。
有人说“如果我们不为自己努力,我们靠谁?如果我们只为自己努力,我们成了什么?”
小的时候发誓长大后要像爸爸妈妈对待我们一样永远陪伴他们,努力给他们最好的物质可如今20岁的人却认为他们阻碍了自己的梦想,幻想着如何离开。
爸爸妈妈都是靠体力活吃饭的人,十几岁就从偏远的农村来到市区。妈妈说她永远都忘不了刚到重庆城的那个夜晚,那年她14岁,孤身一人来到陌生的地方。刚下船就被震惊了,从来没见过这么亮的晚上,车水马龙,灯火辉煌。这座城市很美好,有很多新奇的事物,每晚都是亮的;但也容易让人孤独,人和人的差距被一堵墙简单地隔开,墙的正面是干净华丽的摩登大厦,背面是肮脏老旧的巷子和矮矮的楼房
妈妈在城里第一份工作是给人当保姆,主人喜欢她的勤快,也心疼她还是个孩子,就收她当干女儿。后来妈妈去了药厂车间当女工,这是她做得最久的职业,也是现在还在干的职业。但中途换过工作,短暂地当过超市的售货员。她是个老实人,拿着微薄的工资,不敢有更多的想法。
爸爸16岁来到市区,16岁以前在家里和大伯、爷爷编背篓。他很聪明,年轻时也读过很多书,常跟我讲人生的道理。当年小升初考试全班只有两个人考上了,他就是其中之一。但初中毕业就没读书了,他说还差两分就考上了中专。他一到市区就跟着修车师傅学手艺,是最勤奋最聪明的徒弟,很快就学光了师傅手艺,自己开了修车铺。只是为了早日实现一个梦想:想什么时候吃火锅就什么时候去吃。后来他实现梦想了,有一个暑假爸爸天天带我吃火锅,一连吃了7天。实现这个梦想倒不是因为他发达了,而是重庆的火锅店越开越多,价格不像从前那样高昂了。
我的童年是在爸爸的修车铺里度过的,小时候的家就在修车铺马路对面梯坎上的筒子楼里。现在只记得我喜欢穿白色的衣服,在满地机油的修车铺里却总能保持衣服干干净净。只记得回家的楼梯太难爬,常常装睡让爸爸背上去。只记得那时候我从不主动开口向父母要东西,他们说要给我买什么还会假意推脱。一旦他们给我买了,就会感激不尽,心里想着长大后要给他们最好的报答他们。还记得一次妈妈跟修车铺旁边门市的阿姨一起去逛商场,回来时拿了一件非常漂亮的裙子给我看,问我喜不喜欢。我说喜欢,妈妈却说这是那个阿姨给她女儿买的。
还记得第一次主动开口要东西是小学的时候,卖学习机的到学校打广告,很多同学都买了,我也想要。爸爸妈妈说这个没用,买来也是吃灰。我不信,哭着坚持要买,就买了。买来之后才信了,真的是吃灰产品。
上初中后,爸爸对于我的零花钱上出手大方,每次找他要钱都没有丝毫犹豫,说该花就花,从不会问我钱花在哪里了。就这样构建起彼此之间的信任,却也让我产生了家庭富裕的错觉。后来竟想着要留学,直接就给留国机构交了三万块,学习小语种的学费也是三万块。在这件事上爸爸妈妈和我争执过,但最后还是缴了钱。直到那天听到李荣浩的歌词“爸爸妈妈给我的不少不多,足够我在这年代奔波,足够我生活。”,又想起了高中看的一本书上写的“如果我们只为自己努力,我们成了什么?”我觉得自己确实很任性,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只顾自己的前程。父母辛苦挣钱为我交学费,知识没学到多少,却变得心比天高,暗自鄙夷父母的无知。但事后才发现,曾以为他们保守的思想,却是他们比我多得多的经验累积的智慧。
爸爸真的很聪明,做事肯钻,他的修车技术算得上是行业顶级的,专治各种疑难杂症。为人处事有方,人缘好,我读初中,他便和我初中班主任成为了好朋友。他算是老家同一批出城打工中过得最好的,但身边也有很多进城初期认识朋友做了大生意,赚了很多钱。而从我记事起,爸爸就开了这间修车铺,直到现在也守着这间铺子,几十年来生意规模也并没有一成不变,而是保守地扩张。我曾问过他,凭你的聪明才智为什么不把生意做大点。他说年轻的时候一定会勇敢去闯,只是现在上有老下有小,不敢冒险,那些表面风光的大老板实际上往往欠着债。而且他的梦想就是火锅想吃就吃,现在已经实现了。
这篇文章写的是爸爸妈妈,实际上是关于欲望的探讨。有段时间很浮躁,想要而得不到的太多,就怨命运。浮躁的我还嘲笑过爸爸中年的佛系是对命运的屈服。现在觉得我错得太离谱了,一味地追求个人欲望才是对命运和人性的屈服,因为欲望会蒙蔽真实的内心,也会让自己和身边的人距离越来越远。而我真正想要的只是对得起身边人,也对得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