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对各种自体心理学理论?
首先心理学的各种理论,都是促成咨询师临床的稳定感,和一种倾向姿态,但是这些所有的“建构”不管多么巧妙和精致,都不能代替来访者内在。对于人的意识的巧妙和变化的不可以预估,所有的技术都是促成咨询师的问话这个“试错石”。投出去只是为了问问路。
理论的出现大部分来自咨询师临床之后的反思,这些反思又带有某种以咨询师主体的知识背景和人生经历、甚至是人格的特点,所以从这个更广的意义上,一个是限制了临床的更广的信息的留存;一个是真实地带有咨询师的特色,这样的“人”的意识形态。不同的理论体系是不同的主体之间造成的,即使同一个成功的案例,依然会有不同的建构。
我们学习理论的意义是什么?
一个是我们习惯的学习模式,是从认知,来建构自己的图式,通过推理来获得技巧。对于心理学,我们也习惯用我们的方式来学习。二是这有助于形成自己的“把手”,提升自己的主体稳定感。“我懂的”,更有助于自己去面对来访者,即使这个懂的。这方面的学习,会促进自己的探索,引起质疑和临床的思考,这也带来了一个体系流派的变化和众多分支的产生。其实是属于认知的范围内的。
当今时代,科学越来越趋向于微观和宏观的合一。所以各个文化下咨询师的背景知识都到达了一些位置,在这个基础上发展的心理学理论也都有大融合的趋势,就是共通和汇合越来越多。简单的一个例子是:认知行为开始把:内隐记忆这样的名词赋予原本属于“精神分析”阵营的潜意识、无意识;而生物学和生理学则赋名为身体记忆,而且又有了更精细的区分。
在这个背景下,自体心理学的‘自体客体’依然让很多人纠缠和辨析不清楚,在于其本身这个定义是主观,其次是这个内容是一种体验和感受,用理论来描述,本身也是一个困境。在临床咨询中,咨询师的人格——体会——情绪情感——感受——理论,理论是背景的,是认知层的。理论的重要意义在于不同理论模型会咨询中影响不同的视角。
自体:代表身体、代表一束恒常流动的知觉,或是一个人和这个人所有的一切。
在前面文章中描述了自体的某些特征后,那么自体客体也有如下特点:
1:持续性
2:和自体的伴生性,通过反射、伴随、引导等等方式促进自体的稳定
3:影响一个人的深度层面。可能到人格水平。
4:情感特质:亲密的、浓密的等
5:身体影响:某些有对身体的共振、深刻的感受等,一般是情感引发而来
自体客体具有主观性,对于不同的人是不同的。比如父母,对有的人来说,记得起某种和父母一起的亲密情景,一生难以忘怀,而这个情景深刻,想起来又是清晰的,对自己的当下的状态都有影响,这样的彼时刻的客体记忆,可以理解为自体客体。它对于过去自己、现在自己、未来自己都是有不可磨灭的影响力,甚至于自己从中获得了很多品质:比如关心、和爱等。
它可能是小事情,可能发生在和父母之间、和自己的玩具、和物体、和自然界等等之间。这个位置和全身聚焦四临在的链接有相似之处,但是不同:四临在一个是和物理空间;一个是内在关系;和自己的身体;和能量的自己、情绪;而自体客体则是更为持久和记忆的那种体会的“巅峰时刻”“交汇时刻”“叠加时刻”。当这些体会发生,发生在自体——客体之间,客体会变化迁移,向自体的位置移动,并形成某种伴生的关系,持续为自体提供力量、或者内聚的镜映、理想化的引导等。这个过程空间的模型类似于:星体在天空旋转,而某个星体吸引了部分的群星(客体),变为一个行星系,而伴生的行星可以理解为自体客体。同样的,客体自体客体化的能力,本身也是凝聚的自体的特质,一个健康的自体,它可以不断获得这样的资源,形成良性的循环,不断获得新的自体客体,更多的链接,更稳定和踏实的生活,和不断趋向于致密的自体稳定感。
在我们过去的记忆里,总有一些事情,总有和父母、或者他人一起的那些难忘时刻,有一些时刻就如同照亮暗夜的星辰,我们记起来充满了力量、温暖、支持、我们感觉被理解、认可、觉得存在是有价值、尊严、意义的;这些时刻,总是伴随着某些对象,这是一种自体客体的感觉,它可以持久的在那里。“无论见与不见,爱,都在那里”
还有一些让我们稳定的事情,比如读书或者一些活动。对于喜爱书的人,读书的过程,就获得宁静、喜悦、稳定和成就感。这些成就感是有生命力、伴随着能量的投注的。而且读书过程和之后,都有对自体的稳定有持久的助力,它是这样的特点。这与因缺少自体客体而投注于成瘾活动的那种闪过特点,是很不同的。成瘾的活动虽然在其中有类似自体客体的感受特点,但是过后是更空虚、痛苦的面对自体本身的缺陷,而那个痛苦是更真实的存在着的。形成的饮鸩止渴,越来越不能。这是从意识的层面来描述。
这样成瘾是“自体客体”的替代品,是自体所需要的。自体当面临缺少自体客体的外周环境,就会为了保护自己、和维持某种存在状态,去采取危险的行为、错乱的行为、成瘾等。通俗的话:找存在感。正是这个写照。
临床心理也同样通过评估来访者幼年的自体客体是否缺失、品质高低等等,来了解其内心中自体感的稳定程度。从而对深层的人格结构做诊断评估。
从婴幼儿出生到长大,有四类自体客体的出现,这四类自体客体对于一个人的精神成熟是至关重要的,也是某种意义上的“核心自体客体”:
融合式自体客体,准确来说是混合的、客体未分化的混沌状态时对象描述;
镜映自体客体,针对于夸大自体感的发展需要;
理想化自体客体,针对于方向、指向,力量投注点的发展需要;
孪生自体客体,兼具有以上特色,自我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