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事业发展离不开广大党员干部的辛勤付出,组织部门作为培养选拔干部的重要职能部门,要用好有效举措,让想干事者有机会,让能干事者有舞台,形成良好的激励氛围,让干部更有干劲,在新时代有新担当新作为。
树牢鲜明导向,让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正确的用人导向是干部自强不息的生命线,要坚持理想信念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持续强化政绩观教育,树牢“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干事初心和“抓发展没有局外人,没有旁观者”的责任担当,聚焦重点工作和重大任务,在一线挖掘发现干部,在一线培养选拔干部,把乡村振兴、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急难险重任务一线作为检验干部主战场。
发扬斗争精神,让党员干部始终勇往直前。坚持发扬斗争精神”成为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之一。发展前进道路上,不可能风平浪静,一帆风顺,存在各种风险挑战、困难与艰险,还有许许多多不确定性因素,正确理解和把握斗争精神,坚持发扬斗争精神,是广大党员干部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必然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加强实践锻炼,在基层火热的工作实践中,在完成重大任务、应对重大事件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壮筋骨,丰富斗争经验,提升业务素养,成长为行家里手,提高斗争本领。
完善激励措施,让党员干部勇于担当作为。只有允许试错、宽容失败,干部才会有敢闯敢试的勇气底气。要在“三个区分开来”的基础上,明确界定容错情形、范围,限定容错的前提条件,建立“负面清单”,划清“红线底线”,调动广大党员干部攻坚克难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建立健全澄清保护机制,为敢闯敢试的干部撑腰鼓劲,对给予容错的干部加强教育引导,让干部切身感受到组织的温暖,敢于担当作为。持续深化作风建设,引导干部迈出机关、下沉一线,投身城市规划、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大熔炉”,使干部培元铸魂与事业引领有机融合,真正做到心有忠诚、行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