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

突然之间就手忙脚乱起来。

开学,意味着一大堆的准备工作。对于两娃的父母更是混乱。

幼升小,新课表、新学校、新教室、新要求、新家长群,要规划孩子的新生活。

和朋友聊天,初初列了一个清单:

1.等通知入读新学校。明确了新学校以后,开始规划孩子的早餐、午餐和接送。

早餐在学校,需要准备饭盒。午餐要托管,选好了托管的地点,要准备被子。

2.上学准备

水杯、书包、笔袋、笔、橡皮、校服

3.学校报到

户口本、房产证、照片、疫苗接种证明、报名表

4.打扫教室

带上劳动工具

5.发书

准备好包书皮,家委会统一购买笔记本,不做家委的我们主要负责交钱。

6.打印台签

为了方便老师认识同学,每个家长做一个有孩子名字的台签。

7.规划兴趣班

孩子该上什么兴趣班呢?每个学期都要头疼一下。

两娃的话,工作量翻倍。

家长群通知要看央视的《开学第一课》,我反复通知两娃收看,他们用各自的方式表达了他们的拒绝。手机游戏当然比电视好玩多了。

我认真地看完了《开学第一课》,听了成龙大哥、俞敏洪总裁的演讲,深深地觉得孩子们应该学习一下。

第二天,朋友圈刷屏的全是对《开学第一课》的批判。我是8:20才注意到开始了,所以错过了前15分钟的广告。一开电视歌舞就差不多结束了,我也不认识欢歌热舞的小鲜肉是谁,只认识撒贝宁和何炅。

听过成龙和俞敏洪讲述他们的成长故事,还是很励志的。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成龙是从演“死尸”获得好评,逐渐获得更多演戏的机会。俞敏洪经历了3次复读高考。是的,顺应历史的潮流非常重要,但也离不开个人的奋斗。

这种演讲真的挺适合作为写作文的素材。可惜,我家娃沉浸在手机游戏里,我在说什么,电视里的人在说什么,都是一脸懵的样子。

这个时代的孩子,没有听《开学第一课》根本就不重要,随时都可以百度一下就可以得到这些素材。

而我对孩子的焦虑是厉害的孩子太多,报名了学而思的网络英语课,10天的课听下来,发现孩子之间的差距挺大。越是不学,越是差距拉得大,孩子越是没有兴趣。每一个人都喜欢呆在自己擅长的方面里。

这终究是一个竞争的社会。想给与孩子自由,但他若不优秀,以后就会失去选择的自由。有能力的人可以占有更多的社会资源,占有更多资源的人拥有更多选择的权力。只有50%的孩子可以入读高中,只有5%的孩子可以入读重点高中,你要有多优秀才能进入985和211。这都是一种筛选,优胜劣汰。

听“得到”里的老师讲英语学习,孩子4岁就可以开始学习了,10岁就应该让孩子掌握高考需要掌握的英语词汇,这样孩子上了初中以后就不会浪费太多时间在英语学习上。

听了她的讲座,我就更焦虑了。孩子已经落后太多……就是竞争的是孩子,还是孩子的父母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