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棚对虾养殖需要补钙,如何才能养好冬棚虾!
对虾脱壳好不好?简单四招教你判断
由于水产养殖动物平时的活动都在水体之下,养殖户往往难以及时地发现对虾脱壳的异常,等到发现的时候为时已晚,最终却无力回天。那么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提前知晓对虾的脱壳状态呢?笔者根据多年的一线养殖服务经验和众多养殖较为成功的养殖户朋友的方法为大家总结如下的判断方法:
(1) 看料台:养殖户在平时或者是喂料之后通过观察料台来看对虾的形态,看是否有弯弓、体色发白的现象出现,同时再看料台上是否有对虾已经脱下来的外壳,若脱下来的壳头胸甲的链接处有弯曲的现象,则说明虾体本身的壳较软,综上有这几种情况,则表明最近对虾的脱壳效果较差,养殖户需要加强防范脱壳不遂的现象出现;
(2) 摸虾体:提料台的时候直接用手捞取几只对虾,触摸其体表,来直接感受对虾外壳的软硬程度,从而来对对虾脱壳情况进行判断,若较多的对虾虾身比较软则要堤防!
(3) 查吃料:根据对虾的吃料情况可以进一步的判断对虾的脱壳情况。若本身的吃料情况较差,则表明对虾本身的营养积累以及体质情况较差,在脱壳即将来临之前务必要做好水质调控、防抗应激的工作。
(4) 剥虾壳:在脱壳期间取几只对虾将其外部的甲壳进行剥离,若在剥开外层虾壳之后发现仍有一层甲壳则说明此虾之前经历过脱壳不遂。
以上是通过四个方法来判断对虾的脱壳情况,那么养殖户如何去做才能提前预防对虾的脱壳不遂甚至是死亡的情况呢?
冬棚对虾,做好三点,安全脱壳,提升产量
冬棚对虾的养殖要从三个方面入手来进行针对性的解决才能保证对虾脱壳的顺利进行,最终达到增产丰收的目的。
(1) 定期进行补钙
对虾在硬壳的过程中,要求水体要有一定的钙质才能保证在脱壳期间能够及时地硬壳,避免因为水体的钙质不足造成的脱壳不遂、软壳虾甚至是大量死亡的现象。目前养殖户往往只关心脱壳阶段是否能够顺利进行,而很少关注脱壳后的硬壳过程,最终仍然会引起对虾的大量死亡。
目前市场上面的补钙产品比较多,养殖户们往往在使用过后没什么效果,不同厂家不同产品本身的质量是会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补钙选准时机同样重要,一般要根据当地的脱壳时期进行补钙,一般在农历的初一、十五或者部分地区为农历的初八或者是二十三,前后2-3天进行补钙的工作。
(2) 定期内服营养拌料,增强对虾的体质
对虾在脱壳期间会消耗掉大量的体力,若本身对虾自身的营养积累不足就会造成脱壳时出现死亡的现象,并诱发其他疾病的发生。冬棚养殖对虾,一般经常定期地使用益生菌来进行拌料内服,增强对虾的体质,常用的益生菌推荐为乳酸菌,能够有效地定值于肠道,抑制有害细菌的繁殖同时增强肠道的健康,促进对虾的消化吸收能力,并能显著地提升对虾的体质,保证脱壳的顺利进行。
(3) 提前培水,保持水体稳定
提前将水体的藻类培养起来,并使水体当中的藻类呈现健康的状态。冬季由于温棚的搭建,虽然温度得到了提升,但是大棚的搭建对藻类的光合作用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要定期地进行追肥、补肥的操作,保证藻类的健康状态,或者使用益生菌种,如EM菌能够维持水体的稳定,菌藻协同、打造对虾舒适脱壳环境,才能提升对虾脱壳的成活率和最终的产量。
冬季温棚对虾的养殖不像夏季的管理有诸多的要点,但是却要求养殖户能够将各项的管理做到足够的精细,最终才能保证冬棚对虾的产量和规格。冬棚养殖风险高、但收益大,希望养殖户朋友能够顺利地度过冬季这段时间,来年卖个好价钱。
文章来源于渔料与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