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阴霾笼罩下的全球经济已逐渐恢复生机,从各国的经济数据来看,似乎正从谷底缓慢回升,虽然疫情偶有反复,但市场的恐慌情绪已不似疫情爆发之初如此高涨。但是在这一片向好的表象之下,我们是否忽视了某些重要的经济指标?这些传统的经济指标是否掩盖了更重要的底层支撑?
这个底层支撑就是信任。信任是市场上所有交易的基础,买方相信卖方有货,卖方相信买方有钱,并且都相信双方愿意奉行交易条件,交易才可能达成。但是相对于交易中的其他有形资产,信任更为抽象且无法量化评估,信任程度的变化我们更无法察觉。当前疫情肆虐之下,愈发常见的远程办公拉长了同事或合作伙伴之间的距离,也降低了彼此的信任度,主管无法确定员工是否正卖力工作,员工也不确定主管对工作成果的点评是满意还是讥讽,比起面对面沟通时可以立刻观察对方神情,新形态的工作模式显然加剧了双方的隔阂。
有研究指出,员工之间相互的信任感会随着分隔时间越长而不断下降,主管也对远程工作员工的积极性抱持怀疑态度,在疫情之下,用于监测员工远程工作的软件需求量暴涨了50%,美国离开工作岗位的员工比率也是自2000年以来的新高,一切数据都表明,我们正经历一场信任危机。
信任之于市场经济相当于酒之于婚礼,信任是社会的润滑剂,在信任度较低的社会,经济发展迟缓,因为人们在投资、合作、雇人的时候都会犹豫再三,除非对方是家族成员。这个概念虽然抽象,但确实有事实支撑,有经济学家发现,当大家认为“多数人都值得信任”的比率上升15%,整个社会的GDP就会上升1个百分点。因此,在低信任度的社会中,经济增长就遥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