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喜欢一句话:恋爱是审美积累的爆发。
文学作品与影视经典似乎总对“一见钟情”独有情钟,男主女主间的深情对视仿佛锚定一生的爱情,那种初见的惊艳、陌生的惊喜、那只从冬眠中苏醒的小熊、那颗从心里忽然长大的木棉花树,让独自游走的灵魂忽然遗忘了自己,心底冰封的湖泊开始汩汩涌动,生命的激流一瞬间化河为瀑,坠向那人。
如同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沃伦斯基在火车站第一次看到安娜,一下子改变了他的生命轨迹:“他道了声歉,往车厢里走,但又觉得想再看安娜一眼。倒不是因为她非常美丽,她的身姿优美素雅,而是因为她从身旁走过时,那漂亮的脸蛋上有一种特别温柔亲切的表情。沃伦斯基回眼望她时,恰好她也转过头来。她那双在浓密睫毛下变得深暗的、闪闪有神的灰色眸子,正亲切地注视着他的脸,仿佛在辨认他似的,但立即又转向站台上走过来的人群,像在寻找什么人。从这短暂的一瞥中沃伦斯基发现,在安娜脸上,在那闪亮的眼睛和微带笑意的红唇之间,有一股压抑着的活泼生气。似乎她身上充满了过剩的精力,按捺不住要从她那闪亮的眼神和微笑中不时地泄露出来。安娜有意掩饰自己眼中的光彩,然而它禁不住在隐隐的笑意中闪现。”
但小说终究是一厢情愿。现实中更多的是擦肩而过,是在犹豫中错过,在遗憾中沉默。各色各样的人从我的全世界路过,只来得及在我心上留下一道浅浅的痕迹。
与一见钟情的经典桥段相比,《傲慢与偏见》中男女主人公的初见更契合现实: 达西的傲慢让他用高冷的面具伪装自己,伊莉莎白的偏见导致了她对达西糟糕的印象。直至后来误会消弭,双方发现了彼此灵魂的契合点,在相处中发现了对方不为人知的宝贵品格,才迎着暮光拨开迷雾,义无反顾地奔向彼此。
这本书出版于1813年,迄今已有200余年,但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在生活中,我们用过往在社交中积累的经验去接触新的人和物,不自觉地用主观经验予以初见的人一个评价。但人是多面的,我们应该从多个角度更加全面地了解一个人。"有些人我们喜欢他,是因为不了解他;而有些人我们越了解他,就越喜欢他",了解一个人是个漫长而又复杂的过程,不像影视作品中的非黑即白,现实中好人坏人间的界限模糊不清,且受个人主观判断的影响,我们不能以一句话、一件事判断一个人的全部品性。人与人之间不能感同身受,注定了我们对一个人的了解必定是有限的,我们喜欢、讨厌一个人,或许都只是对他的不了解而己。
达西与伊莉莎白的对话总是那么妙趣横生。很佩服伊莉莎白能在那个男强女弱的时代不委屈真正的自己,遵从内心的指引;也很欣赏达西能放下物质财富给予他的傲慢,在精神上与伊莉莎白平等相待,用行动表达对伊莉莎白的关心与呵护,在清晨的雾霭中不顾一切地奔向对方,在落日的余晖中结伴而归。
爱情永远值得真诚对待。浮生廿载,人来人往,若我心中有座小屋,人们来到我的客厅中坐客,总归是要走的;唯有你,我多么希望,能拣一间心仪的房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