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三大终极问题----“我”是谁,“我”从哪儿来,“我”要到哪儿去。在面临生死的时候,回顾这一生所经历的,我想他们是最接近哲学问题的人。人的一生往往短暂而又无奇,躺在规格2020×900×500mm的床上,一切都是冰凉的器材和无助的数字,瘦削的身体和枯槁的面容,就像深秋的落叶,满是棱角。
人是有感情的动物,而医学却是理性的思维。医生不是神仙,不是万能的,医疗技术也是有限的,是严谨到近乎残酷的,往往这时我们进行祈祷,祈求奇迹的发生,其实在这一刹那,迷信已经打败了科学,理性终究没能战胜理性,所以在面对医生们的叹息时,我们往往抑制不住情绪…..
《人间世》这部纪录片记录了医院里的人间百态, 有关于重症抢救、救护车、器官捐献、临终关怀,每一集都用一个不同的角度来讲述医院发生的那些事。镜头直接面对医生,直接面对病人,直接面对家属,一切都是如此直接,不经任何艺术渲染,而直接的展现必然是残酷的。
《人间世》的出处是,《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对医者来说,在急诊室的日子,就是 「饮冰十年,难凉热血」。人们常常这么以为,长时间处在医院,见惯了生死,便也见怪不怪,医生的态度也不冷不热,这或许医患矛盾的一大突出点,但是,见惯了生死,又怎么每天能够保有激情的去面对每个人,但是,他们始终不会忘记自己许下的希波克拉底誓言,医者仁心,面对每个患者他们绝不会放任不管,哪怕有一线生机,便也不会放弃。《人间世》中,医生告诉导演,一定要多拍失败,只有让大家直观的面对失败,才能展现医学的无奈,他们也不希冀大家能够冷静,但是渴望大家看到医学没有那么多奇迹。
当推进手术室的那一瞬,我们就把自己交给了医生,不相信他们又能怎样呢?这是家属们被迫的接受与相信,在几平米的谈话间,家属们签下的每一笔都决定了病人的生死,他们试图去理解医生们的解释,费力的去查找确认单上的专业术语,但是,对于他们来说,能理解的少之又少,就像站在悬崖的边缘,稍不注意就会万劫不复,他们无助,只能生生的盯着急救室门前的“手术进行中”,他们能够相信的也就只有医生了。
而医生面对病人的时候,往往也很无助。复杂的病情就像是错综复杂的枝节,如何去进行修复并不是医生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他们所要做到的是如何让病人在未来的生活中过得更好。著名医生特鲁多的墓志铭写道:“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医学是有开拓的可能和局限的空间的,医生在面对生死往往也是无能为力的,《人间世》中的医生常常面对失败,为此而感到懊恼和自责,其实,医学进步的过程就是在反思,在不断的去摸索。医学的任务不是起死回生,更不是消灭疾病,医学的对象是人,医生和病人之间最重要的是保有那份相互的信任。
对病人来说,生死不知道如何来定义。医院里林林总总的病人,统一的制服,不同的职业;统一的病房,不同的病情;统一的欲望,不同的结局。求生,在这一刻变得尤为重要,哪怕明知赴死,今日也要坚强活着。痛苦,挣扎,煎熬,进入病房时恐惧,悲恸,对于他们来说有两条路,一回家,二回“家”。仿佛就是人生的分岔路口,有的人注定要走这条,有的人遗憾要去往远方,不管他们是否有着不一样的结局,但他们最后在医院的时光一定是快乐,激动,重生。
不管是医生,抑或是病人,还有家属,我们能够做的微乎其微。医生的努力,病人的坚持,以及家人的祈祷,或许能为此加油助力,看到希望,但是更多的我们需要接受现实,不必懊悔,不必悲伤,不必抱怨,我们享受生,同样我们敬畏死。
向死而生,何处不是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