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在各大影院争相上映,票房更是领跑国庆档,排名在榜首,其实稍微有些小文艺气息或者自带天生忧郁的人都会选择看这部电影,这不仅仅只是单纯看个电影,更多的是完成自己的小心愿,每个人青春里都有一个茅十八或是猪头,多多少少的路过, 也不知道最后终点等待自己的是谁。
我有一个朋友,性格特别大大咧咧的那种,不管是做什么事情,永远的喜怒形于色,他的脸就是他的晴雨表,空间和朋友圈更是如此。不管什么大事小事都要发出来,好在大部分时间发的都是好的一面,也难免有爆粗口出来。很多朋友都说他,你这么大个人了,怎么就不知道收敛自己的脾气,有的东西发出来可以,可是有的东西发出去我们自己人知道什么意思,也知道你是什么人,但是你朋友圈里没有别人了吗,她们知道吗,她们懂么,到时候害的还不是你自己。有时候他会反驳,我还不是写给谁谁谁看的,有的时候大家突然沉默,也懂得那份感情,也就不说什么,毕竟那是一道坎,除了自己走出来,别人再多的安慰都是没有用的。
前几天看完电影走出影院,第一时间想起了他,已经很久没有看到他的消息了,打开微信,点击他的头像,个人相册打开后,最后一条朋友圈的时间是一个月前,“吃够了太重感情的苦,只想做个血里带风的洒脱人”我想,他肯定是受了刺激。不过也挺开心,想着这货总算是成长了。
但是,还没熬得过夜色,朋友A打来电话说好久没有聚了,出来聚聚,索性大家相聚在这初秋的夜里,A说好久没见面了,也很是怀念大家啊,你们怎么相约好的啊,朋友圈都不再更新了。我笑了笑,偶尔会更新,只不过哈哈,它的生命力就是几十秒。他说不是没有更新,还是会每天都更新,只不过你们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个最好的功能叫做分组可见吗,这下轮到我们傻眼了,我去,不是吧,连我们都要分组可见,他说,对啊,每次想发什么了,还是会发出来,只不过和之前相比成长了一些,也不是什么都会发,只是励志的鸡汤或者安慰自己的马汤,每次发之前都会想还是仅限家人可见吧,但是发出去一两分钟就又觉得矫情,就设置私密仅自己可见了。
分组可见是个什么鬼
是小个人主义,还是缺乏安全感
↑
以前看见一篇文章说分组可见是微信最好的功能,随着科技日益进步,我们的工作无时不刻都在和微信挂钩,通讯录里也难免加一些熟悉的陌生人,因为工作关系,加个微信,别人推荐,加个微信,各种情况都随时有可能加微信,所以,微信已经不是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娱乐圈,我相信很多人都会在加好友后翻看朋友圈,一般来说,翻别人的朋友圈就是在慢慢了解他的生活,从而得知这个人的脾气个性爱好等等。也有很多时候加了人,看朋友圈的时候,是一个很冷酷的黑杠杠,顿时觉得这个人好冷酷或者觉得这个人防守心真重。
不过自己反过来想想,也是,只是因为一句话或者别的原因加了好朋友,大家又不了解彼此,还没有熟到可以互看朋友圈的地步。
有的人是微信里加了自己老板或者比自己大的领导,所以想随心所欲都不可以,感觉自己有种别监视的状态,所以想来想去要么就分组可见要么就不发了,憋着。
其实现在想想我们自己也不知道被多少人分组可见。
橙子找我聊天说是大学时的好朋友要结婚,找我商量随多少份子钱,我一脸蒙逼,啥玩意,那个成天嚷嚷着孤独终老的人要结婚了,橙子说哥哥你是有多和社交脱轨,人家都在微信朋友圈还有微博都发了啊,难道你都不联网的吗,说完我赶紧去翻了朋友的微信,这下我整明白了,八成人家把我设置了,我瞬间无语,对橙子说,份子钱,哥哥没有。橙子说怎么了,大家那时候关系多好啊,我直接截图给了橙子,这下橙子不说话了,我们俩都很尴尬,我想起之前毕业时候大家有一些小误会,想想也就说算了,从我知道她屏蔽我开始,我就把她从好朋友那一栏划拉到熟人那一块的。
后来朋友说我之所以不给你看是因为,你总是不给我点赞也不给我评论,但总是给其他人点赞评论,我看了心里很不是滋味。
其实有的时候多多少少会处于被动的给别人评论点赞,由衷的点赞很少,有的时候给人评论,人家也都不回复的,所以现在我很少点赞和评论别人的朋友圈。不料还是惹下了祸端。
她的婚礼我想我大部分是选择不去的吧,毕竟也远了,关系也不如当时,毕竟和好容易如初很难。
我觉得我们已经过了那个不管干什么都要炫耀的年纪了,而且也知道把握自己的分寸,什么是应该的什么不应该,不能就像是和年轻时一样“很难喜欢上别人,所以一遇到喜欢的人,就像个久贫乍富的暴发户一样喜形于色,明知道财不可外露,情不该尽吐,可是还总是兜不住,说到底,还不是太喜欢”。
朋友圈只是一个圈,不管是路过还是错过,那并不是一个人的全部。所谓朋友圈,无非就是发发代购,发发美食,发一些旅游照,发自拍照,转发心灵鸡汤的地方,除了这样,真正有意义的还有什么,更多的不就是为了戴上美丽的面具,特意去炫耀吗。
生活的好的从来都不是在朋友圈里过得好。路过你的朋友圈,是我的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