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尔也的第32篇文章
“眼光深沉,要从根本上做功夫,
要顾到自己,勿随了世俗图近利。”
前段时间,我身边的一个“人生赢家”朋友与我吃饭,聊起他最近突然冒出的一个想法——他在异国他乡,突然就希望出一件很收不了场的大事,然后自己就可以不回国了,谁也不认识他,他可以四处漂泊过流浪的日子。
如果在现实生活中你认识他,一定会吃惊于他的想法。他有美丽的妻子,健康的孩子,万人艳羡的工作,极高的智商与情商……
他说,我好久没有成为自己了。
我说,那怎么才算是成为自己呢?为什么不可以成为自己呢?他说,感觉自己身上有种使命感,自己是妻子、孩子,甚至朋友的救世主,自己存在的价值就是让他们生活得更好。不能因为要做自己,就对他们不负责。因为家庭的原因,他不敢重新开始。但至于怎么才算是自己,他并没有作出明确的回答。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就拿我妈妈来说,她经常提起自己大学毕业后回了老家,而不是在大城市打拼时,就常说:因为我是个孝顺的孩子,所以我回到了父母身边。再比如前两年的我,那时的我认为:因为社会和家庭对女性的期待,所以我还是不要花更多的时间在追求自我与放飞自我这件事上了。
乍一看,好像这些说法真有某种因果关系。但你仔细分析看,短时间内,好像这样的自我说服挺有用的,“厉害”点的人,甚至能自我蒙蔽好几十年。可内心就一直会有那么一个声音隐隐作痛,好像就是有哪儿不对,好像就是哪里膈应着。
毕竟,你自己都不大相信自己的话。
你以为你是害怕家人不开心,害怕对另一半的亏欠,害怕恐惧于给别人带来伤害,于是放弃了坚持自己。你一直让自己深深的相信,不要让别人失望,就一定要舍弃自己。所以最后的结果是,你一边抱怨没有做自己,一边抱怨着这些你自认为可能会亏欠的对象。
这些对象其实挺不容易的,甚至有时候明明自己都不知情,却因为你的不作为而导致的自我牺牲,给他们扣上了一个锅。
事实却可能是,你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去做自己,该不该做自己,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却怪别人耽误了你的一生。大多数人在面临选择时,会在“自己想要的”和“大家都在说”中选择后者,因为选择前者的责任和后果完全需要自己承担。
就好像是你本来是欲求不满的,你通过努力去完成这个欲望就好,却预感这个欲望可能比较难,那么就告诉自己,自己是个无欲无求的人就好了。况且,家里人也都是如此告诉你的。
作为你的爱人、家人、朋友,没有一个人不是真心希望你好。有时候出于保护或是占有,可能会提出一些跟你的意见不那么统一的建议。但从本质上你要明白,你过得越精彩,他们越开心。做自己,从来都不意味着一定亏欠别人。自己活不好,又反过来抱怨,这不是他们想看到的。
我们可以有一万个理由让自己过不那么理想的生活,放弃自己也是最容易的一件事。你看起来越过越舒服,生命却变得越来越艰难,等到老年一起买单,这不是人人都能付得起账的。
让自己的生活过成理想的样子,让自己活成真正的自己,需要付出一万分的努力。毕竟,这个世界上那些坚持了自己的人,没有谁是闭着眼睛做到这一点的。要想活得自由、像自己、不亏欠别人,从来都需要付出数倍于别人的努力,但你明白,这样值得。
我看过一个有趣的例子,说:“你要相信,在你出生之时,给你写的发言稿,已经大段大段地写好了——这里面包括你必须接受某种教育,只能在某个范围内活动;你最好喜欢上大家认为你该去喜欢的人;你最好在一个合适的年龄摆出领证的姿势,然后接收已成体系的祝福致辞;你该去溜你们的后代了,该告诉他应该度过你学会的活法;你该被更多后代围绕起来,在他们的噪音中加入更多噪音。这没有什么问题。绝大多数的人,已经走过了这样的路。”
我想,在你相信命运时,已经决定放弃了自己。
平凡没什么不好,如果你是一个平凡的人,你也可以做到平凡中最平凡或是最不平凡的那一个。你是80分的人,你就做到78分的无怨无悔,你是100分的人,就不要在80分时就止步不前,然后告诉自己,大家都是这样的。
心理学概念中有个“自我歧义”:实际我,理想我,应该我之间发生的歧义——你知道你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你又觉得社会应该让你承担什么样的角色,实际中你达到了社会期待,却仍旧痛苦。而真正的选择,其实就在于你的排序。
为什么你选择的是应该?又为了什么而应该?选择“应该”,其实某种程度上来说,它已经不是你期望的最好的样子。那么你又在实际中应该做出怎样的改变和调试?
别因为要迎合他人,就向自己妥协。别因为要和世界和解,就否定自己。而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大方的让自己活得精彩,同时,也不亏欠他人。
配图来源-网络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