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窥成长:给孩子喂药(10月13日)

小孙子有点感冒,发烧不严重,但是咳嗽令人忧。去市人民医院看了医生,开了些药,治疗着。

孩子们基础体温高,中医理论认为孩子是纯阳体,所以吃冰冷食品比大人要耐受得多,晚上一脚踢开被子等我们手触碰到他已经感到凉凉的了。也因此,有点小病小不适,往往被忽视。这次引起我们关注的是咳嗽。

“孩子,来喝药吧。不苦,甜甜的味道。”你能想象出来,他们是拒绝的,即便真的很甜,但是药总归有那个难闻且各异的味道,于是他闻一闻便嫌弃地躲开。

怎么办?孩子现在正好两岁八个月,是喜欢问问题、能给用最简单的主谓宾句式说小事情、用反问句式究根刨底的时候。

那我们就讲道理。

“你咳嗽,得抓紧治好,不然会传染给小朋友们。人家一听你咳嗽,就不给你玩了。”“那好吧!”很不情愿,但是管一点用。

“孩子,要是还咳嗽,就该打针了。打针可是很疼的,还不如喝药呢,又不苦,只是有点别的味道。你愿意打针呢还是……”“那好吧,我敢喝药。”他会比较的,往往主动接受喝药这件事,但是无形中我们却给打针挖了坑。

“喝吧孩子,爷爷(奶奶)给你准备好了糖果。喝点药,吃口糖,快快好,出去玩。”管它押不押韵,反正能说出节奏,就对孩子有感染,氛围上来,孩子竟也能表情难受的喝一次药。

“孩子,医生说了,药必须喝,你看小猪佩奇就不害怕看牙医,我们家宝贝比佩奇还勇敢呢!”“我是奥特曼,我最勇敢了。”利利索索喝下一次,这是榜样的力量。

当然,啥方法都不是必杀技,不可能一法管到底,也有强迫的时候。

俗话说“油盐不进”的状态,我们也遇到过,怎么办?两人分工合作,这个摁住手、抱紧紧的,那边捏住鼻子、扳开嘴,生生往里灌。

要是把《还珠格格》中的容嬷嬷装进画面里,活脱脱一幅虐待场景。

这情形,我们大人们也不愿意做,但是不但不。别说,对我们家孩子也有作用。

昨晚临睡前,孙子喝悬乳液时,他奶奶就恩威并施,“就喝一个小包包里的药,那个口服液不喝了,这样晚上就不咳嗽了。要是不喝,还得象那天一样,灌下去,可不好受了。”

“那,奶奶,你喝一口我喝一口。”他有条件,奶奶爽快的答应。

“你用吸管喝吧,滋溜一下就是一大口。”奶奶给他出主意。

“好的。”空前的好状态。

带过两个孩子了,再带孙子辈,依然觉得是个技术活,常干常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