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心血来潮,我参加了简书日更。所有的事情都是想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好难好难。自从参加日更后,我几乎天天晚上零点才能睡觉。即便如此,很多时候日更任务,并没能按时来完成。总是打着瞌睡,在坚持写文章,可有时候事情就是这样的,越想好好去写,越觉着思路短缺。再加上瞌睡的不断侵袭,一些文章就只能写到一部分就被放到那里去了。于是就只有等着有空了,再把它补全补齐。
今天终于有了空闲,翻开了以前的简书,想把它们补全补齐。
这时候就翻到了《由欢呼声所想到的》这篇文章。里面有这样的两段话
—— 助教的工作是繁琐的,但同时又是有意义。但此刻让我想到的并不是这些。而是觉得我的肩头忽然好重好重。
——虽然之前也很认真地对待着助教的每一份工作,但仅仅只是本着一份责任心而已。如今,却发现除了责任心之外,也应该有一份更宽广的心,能将心比心,能换位思考,能度己度人,唯有如此,才能把这份助教工作做得有高度,更有温度。
这又自然引发了我的一些有关助教工作的回忆。
近段时间,我的助教工作是烦恼不断呀!
随着打卡老师人数的增多,随着打卡质量的提升,助教老师的点评工作也受到了一些质疑。
第一个投诉的老师,是一年级的一位老师,她投诉的是我们低段一位助教老师,她认为自己的打卡内容很认真,可改老师只给打了4分,她觉得不公平。
记得那天, 恰逢周末,整整忙碌了一周的我,终于松了一口气,想让自己也放松一下,因为那一周学校的事情也超级多,加上助教工作,和我的日更,我几乎夜夜是零点后才睡觉。于是,想犒劳一下自己。
可刚走到公园,刚刚触摸了春的柔和与美时 ,我的微信响了,翻看一看,是该老师的一段对话。
因为当时不明所以,手机上也查不出这位老师的打卡情况。但心情一下子就不好了,毕竟这是我们低段晨读的事情,无论是谁出现了漏洞,我自己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受时老师和王老师的信任,我负责低段晨读这一块工作。
于是,再也没有心情欣赏春光旖旎了,就要打道回府,虽然老公觉得我很扫兴,但看到我没有心情了,也只有随我回家。
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登录鱼塘打卡后台,找到这位老师的打卡,查看情况,真的很担心因为我们助教老师的原因,浇灭了助学老师和孩子们的学习热情。
可是,看到一系列的打卡情况后,我的心情却发生了变化。其实,这位老师大部分的打卡都是精选的,她也确实用心,而就因为近两次在打卡内容里不小心出现了错别字,所以,助教老师才给打了4分,又因为她给该助教老师的留言,助教老师没有及时看到,也就没有及时回复,就出现了前面那一幕。
于是,赶快联系该助教老师,说明来意,老师也及时和那位一年级老师进行交流。
第二个投诉的老师,也是因为自己的的打卡内容被评了四分,因为自己在上传图片时,把孩子的诗配画作品倒着上传了,她个人认为这个不应该影响分数,可我们的助教老师只给了4分,同时,助教老师给另一个学校的老师的诗配画并不是太好的老师的作品却打了5分,让这位老师觉得不太公平。(后来,经了解一方面助学老师打卡内容很优秀,另一方面该老师所在学校是新加入学校,该助教老师想给孩子以鼓励)
第三个投诉的老师,是因为自己四月份的八次打卡内容都是优秀,但却没有登上互加优秀榜单,所以,就发来诘问。难道高低段晨读分开后,就不识得优秀吗?
虽然,这三次的质疑与我没有直接关系,但因为是我们低段晨读的问题,还是让我迫是烦恼。我要处理这样的质疑,我还要和相关助教老师交流,要求她们仔细仔细再仔细,认真认真再认真。同时,低段助教个别老师也跟我交流,说如果再这样下去,这个有意见,那个有意见。这个助教工作觉得没法做了。那几天,真的是烦恼不断呀!心情也郁闷不已。
如今,再读我之前的这段话,一下子就觉得豁然开朗了,其实,之所以会出现这些问题和烦恼,就因为我们助教与助学站的角度不同。我们助教是站在全面衡量来自全国各地的不同学校的助学老师和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的角度,进行评分的。而我们的助学老师是站在自己孩子的角度,自己的努力程度上来衡量的。因为所站的角度不同,才有了不同的看法。
而要解决这一矛盾,我们就需要互换角度来看待问题,我相信,大家如果都能站在彼此的角度来思考的话,我相信,一定会少许多矛盾,多很多理解。
其实,即使没有投诉者,我们的助教在评议小打卡时 ,也是有很多烦恼的。大家的打卡质量已经越来越高,孩子的诗配画作品已经越来越精彩了。有时候,真的无法定夺,最后,只能在优中选优了。这也就是为什么之前都没有出现过投诉者,而近段时间会出现的主要原因了。大家都越来越优秀了!
其实我们也想给每位助学者都打上优秀,因为我们也知道,大部分助学老师都是很认真地带着孩子们学习我们互加课程,他们也是发自内心喜欢我们互加课程的。
但是,这又是不现实的。一方面,有比较就会有优劣;另一方面,如果这样你好我好大家好的话,反而是我们助教老师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因为这样一来,大家缺乏动力,就不会激发出大家和孩子们更大的潜力了。
就像第一位投诉者说的那样:“我的初衷是为了让孩子们有收获,不是为了评什么东西”。其实,我们大部分助学教师带着孩子们来学习,初衷就是为了孩子们的。让我们一如既往地为了我们的乡村孩子,在互加公益课堂上好好学习,认真打卡把!
写这篇文章,是因为看到那两段话后的感悟。同时,也希望我们助教与助学都能换换角度思考问题。那我们定会多些理解、包容,少些误会、烦恼。让我们一起携手在互加的道路走得更稳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