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巴比伦最富有的人》时的疑问

书中借古代巴比伦智者之口讲述的理财观念,感觉似乎只适用于当下时代的政治经济环境.

书中举了个农民存钱给放债人的例子, 放债人每四年支付四分之一本金的利息给农民, 二十年后由10变成30.5, 五十年后变成接近16倍.

我算了一下年化利率大概5.7%. 这个利率在古代来说感觉太低了,低到跟当下国内的银行理财差不多.

据我所知古代不应该有这么低的利率,因为利率跟风险成正比,利率低说明了风险低,

在古代没有现代这样完善发达的商业,经济,金融,法律制度和国家政治体系.要想把风险控制到很低几乎是不可能的.

将近三千年前的巴比伦(公元前6世纪)怎么可能会出现并能维持这样低利率的信贷行业呢?

相比中国北宋时期王安石的青苗法(1069年)年化20%左右的利率在古代已经算相对比较低的了.

而且宋朝所处的时代距今还不到一千年,不仅相对于巴比伦晚了近两千年,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经济繁荣的高峰.

现代经济,科技繁荣,加上全球化贸易,绝对比古代所有文明的商业规模总和大出许多个数量级.

书中推荐的理财理念,我想也只适用于现代法制社会;

1. 首先必要条件得是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稳定;

2. 其次是国家法律严格保护私有财产;

3. 再次是得有比较完善的经济商业金融体系;

4. 最后是个人的健康寿命还得足够长;

否则及时行乐不见得是比储蓄投资积累财富更差的人生策略.

而这几个条件都具备是人类社会最近不到百年间才在部分国家地区出现的情况.

总结:

书中所说的理财原则对现代人来说绝对是正确的.但我很怀疑这些原则在那么早的古代也同样适用.

查了下巴比伦历史,空中花园所在的新巴比伦王国政治稳定的时间很短,好像还不足百年.

如果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的话,那靠理财致富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生在现代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幸运和财富,即使是现代的穷人,在很多方面也比古时候富人的生活条件优越得多.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