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人是不完全理性、不充分自由、也不是生而平等的。如通当头棒喝,打破许多幻想,使人沮丧万分。努力勤奋、善良谦恭还有意义吗?无论如何追求的成功、成就都失去意义。要想恢复积极向上的情绪,就得拾回寻找人生使命。
简历美德与悼词美德
简历美德:充斥在现在,需要名、利喂养。我们勤奋刻苦不停的打怪升级,为自己的建立添加内容,可以拿出去向人炫耀,当然也不断的提升生活水平。
悼词美德:灵魂深处希望自己拥有的那种美德。
“简”像一位战士攻城略地,夺取荣耀。可能是利、可能是名。不可缺少但不是目的;而“悼”调整方向,渐渐地淡化名利所驱,引向终点。随着时间迁移,追求也变换。或许是利弊权衡,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接受现实的态度。最终达到我与周围环境的平静。
怎样制定人生规划
思考战略的框架:一是重点;二是调整;三是执行。
重点:两个因素决定我们的工作选择,基础因素是金钱收入;动力因素包含许多感性因素(如自豪感、成就感等)。两者综合可以保证我们喜爱自己的工作。
调整:周密的计划与偶然出现的机遇找到平衡。必须问自己“假设条件是那些?是否满足?这些战略(选择)才能实现。”
执行:即配置资源。遵循原则(对于长远目的有意义,不只看立竿见影的效果配置资源。)如:为了家庭幸福赚钱,却赚钱顾不了家的悖论。
更好的时间规划
控制和效率是时间规划的表象,但是适当时候停下脚步,思考未来的道路和方向很重要。
四象限法:
既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做了之后会后悔的事,如刷朋友圈、追泡菜剧等等。直接砍掉它——“对自己小小的克制,也会让人变得强而有力。”
不重要、紧急的事——大多的日常事物。你不得不去做&做完之后没有什么成就感。使之标准化、流程化,高效完成。
既重要、又紧急的事——要与上一种情况区分很难。做完后是否有成就感是判断标准。
重要、不紧急的事——对人生至关重要的事。如学习技能、锻炼身体、陪伴家人等。常常被忽略。
最高境界,找到使命,不断平衡,留出足够多的时间做重要不紧急的事。靠的是胆魄和智慧。
深度工作
全神贯注的进行职业活动。
功利角度:它是稀缺技能,可以带来最大收益。学术角度:可以修身,进入心流状态、物我两忘。哲学角度:可以找到信仰和价值。本职工作中体会到一种圣神感,获得快乐平静。
一般分为四种形式:
隐居哲学——很少与外界联系,远离尘嚣,只专注于研究,无需关心外界。
双峰哲学——个人时间分为两块,一块时间深度工作、另一块处理杂事。
节奏哲学——时间按日程固定,每天趁清醒完成深度工作。
新闻记者哲学——具有极强自控力,见缝插针随时在肤浅与深度工作之间切换。
切记:不要一上来就长时间,训练一小时专注,持续四小时就差不多了;不要怕与世界断去联系,短暂的隐身,事先告诉大家,没人会太注意的;不要等灵感降临,像会计一样的工作才会产生效果。
学会失败
避免错误的失败:从不越界。每次错误的边际成本可能很小,可是破例一次就没什么能够阻止你接二连三。
学会正确的失败:成功有运气成分,不可复制。但是失败是有迹可循的,小的失败频率很高,但损失很小。每次小失败后调整、迭代、更新。失败的有创意,是很难得的,控制在一定程度下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