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日期:2019年11月13日
农历:十月十七
星期:三
天气:晴
炜圣:7周岁六个月
炜圣妈诵读:《道德经》1遍,累积第127遍。
亲子诵读:《道德经》51-81章,累积第18遍。
坚持早起亲子跳绳:第6天。
今天的早课,宁宁老师以自身的经历为我们分享了她的原生态家庭给到她性格带来的影响,而这些又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判断以及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所以,我们要懂得回归到源头,从源头入手,剖析自己,让自己活得更清楚明白。当我们懂得原谅自己的一些行为之后,其实,我们自然也就会懂得原谅别人。
从性格上面来说,我的性格其实也是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父亲长年在外,一年也就回来一两趟,而母亲一人要承担起家里大大小小的事,还要照顾我们三姐妹,确实也是不易的。由于母亲没有在我还小的时候就养成跟我谈心的习惯,自然而然地,我也就不习惯跟人交心,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不爱说话的性格。这种性格也不是说不好,凡事有阴阳,有句话叫祸从口出,因为自己不爱说话,所以,也就比较不容易得罪人了。只是,因为自己不爱说话,自然也就不太会说话,在与人相处时,会给到别人一种不容易相处的感觉,而且,也因为这样,一般人很少会主动找我来谈话,我也就失去了很多锻练自己的机会。还有一个最不好的坏习惯就是:当我生气的时候,不开心的时候,我会更不喜欢说话,好像全世界的人都欠了我似的。好比我生爱人的气了,但因为我不说,往往很多时候,爱人根本不知道我生气了,就算是知道了,他问了我也不说,我觉得说了也没用。以前刚开始我生气或难过,他还会过来安慰我,不断地开导我,但因为我一直闭口不言,或者是带着非常不好的情绪来说,不管怎么样,结果都是不好的。后来慢慢的,他也就开始不再管我了,他知道我需要时间,我会自己调节好的。
以前我并没有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对或不好的,我还觉得这样至少我们不会像别人那样吵架,有的甚至吵得摔东西或打架。其实我更多的以为这样的性格还蛮好的,但是,自从我发现圣也像我一样,有什么事情都不跟我说,有时跟我在一起,我还能大概猜出他为什么不开心,但不在一起的时候,我压根就不知道他为什么生气。他也如我一样,不管我怎么问,他就是不说,等他自己调节好了,你再问他刚为什么生气,他总是说:不知道或不记得了。在圣的身上,我体会到爱人当初想要知道我为什么生气的心情了,其实有什么事情说出来就好了,不说的话,对方根本不知道是什么情况,也就无法帮助到你。
通过在孩子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也知道了爱人在处理这样的性格时所面临的困惑,我知道我要改变,我必须要改变,为了自己,为了孩子,也为了爱人。我知道,只要我改变了,孩子也会跟着我一起改变的,他需要我的帮助,所以,我一定要改变自己。最近,通过子栋老师的课程,我也学习到了很多,我尝试着与爱人表达自己的想法,不管什么事;我也尝试着引导圣,让他学着跟我表达。昨天圣学校要排练校运会的队形,我也去学校帮忙了。圣在出教室门后,就臭着一张脸,我问他怎么了,他不说。但由于我们要下去排练了,所以,我也就不再多问。放学时,他在路上跟我说了,他说:妈妈,你知道我刚刚为什么要生气吗?我说:当然想了。他说:你刚带来了小音响放我书包,同学们看到了都要来看,我不想让他们看。我说:为什么不给他们看呀?他回答:因为我们要排除了呀,这样他们就不能好好地去排队了。我抱歉地说:不好意思,妈妈本来以为要带的,后来看到操场有这么多人,而且喇叭声音这么大,我这个小音响怕是不够用了,所以才会放在你书包里的。圣说:那你以后不要再带这个小音响了。我说:好的。圣,妈妈非常开心,因为你愿意跟妈妈分享你的事情和想法。圣回答:对呀,你不是说有什么事都要跟你说的嘛。是呀,是呀,以后妈妈有什么事也都跟你分享。我回答。
可能对很多家人来说,这种事情好像也没什么的,可是对于我们来说,我觉得这个事情就是大事。每个人的性格不一样,所以我们所要担心的,所在乎的点也就会不一样。因为我们在这方面比较欠缺,孩子与我之间缺乏沟通与交流,所以,很多时候,不仅我自己需要改进,我还得要引导孩子一同来改进。当发现复印件有错误的时候,最正确的做法是把原件和复印件一起改正过来。我正在努力中,我也知道圣也在努力中,希望我们可以像朋友一样,到无话不谈的地步,我要跟他做朋友,一个可以交心的朋友,所以,我还得继续努力学习,让自己变得越来越优秀,这样,我才能有足够的智慧来引导他,给到他帮助。
我的原生态家庭给到我另一个感受就是缺爱,缺少家庭那种其乐融融的爱。我清楚地记得,当初为什么我会跟爱人在一起,其中有一个非常大的因素是他的家庭。在我们只是同事关系的时候,他会经常邀请几位同事一起上他家玩,而他与父母的关系就像是朋友一样,有说有笑,可以没大没小,非常和谐,而他的父亲就像是我父亲一样,是一位非常朴实的人,话不多,但很真诚;他的母亲则是乐呵乐呵的人,很爱说笑,又特别大方,还热情好客,我觉得这样的家庭是我想要的家庭。也许正是因为自己缺少,所以会特别期待。也确实如我想的那样,我在这里过得非常地幸福,公婆人很好,从不会要求我要怎样,哪怕我有许多不足之处,但是他们总是以包容之心来待之,我真的非常的感恩。我三姑子一家人也在家里,他们一家人也都很好,家务活我三姑子一人承担起来了,我知道这方面是我的弱项,我太懒了,但是我都会尽量从其他方面来弥补。比如我会经常带她的孩子去玩,给他们买衣服,等等,虽然在家务活方面我确实做得很不到位,但我内心一直对她是心存感恩之情的。我爱人更是没得说,他对我一直是很宽待的,他会对自己有要求,但从来不会要求我要怎么样。每次的想做什么事,他也都是会支持我,虽然这些年来,没有一样是赚到钱的,有些甚至是亏本的状态,但他从来没有怨言,也没有责怪过我,我真的非常感恩!这个家庭给到我更多的是爱和包容,是他们教会我如何来爱。以前我是不懂得什么三八节,什么父亲节,母亲节,真的不知道,自从来这里之后,爱人每次什么节日,都会为家人准备好礼物,每年都会。通过爱人的身教影响下,这些年来,我也会给自已的父母带去祝福,能回去的情况下,我都会尽量回去跟他们一起过。白天回去,下午回来,晚上再跟公婆一起过,虽然并没有特意准备什么大餐,也只是简单地送个礼物,然后跟平常一样生活,但内心会觉得不一样,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事,至于老人家,他们嘴上会一直念叨说不用了,浪费钱呀,可是,每次都能看到他们开心的笑容。其实,老人家要的不多,他们一心只盼望着儿孙健康幸福,更多关心的是下一辈的成长和健康,却往往忽略了自己。我们要更用点心,从细节上入手,让老人家能够更开心快乐一些。
说到这里,我就想到了上周回去的时候,我跟婆婆说:圣说奶奶种的菜好好吃,以前他是不爱吃菜的,但是现在他很爱吃菜了。婆婆听后开心极了。后来,我觉得这样不够,于是我跟圣说:你不是有话要跟奶奶说吗?其实,在平时吃饭的时候,我会不断强调这是奶奶种的菜,奶奶有多辛苦之类的。所以圣会说要跟奶奶说谢谢。圣跑过去跟奶奶讲:奶奶,你种的菜好好吃,我很喜欢吃。奶奶,你辛苦了。奶奶听后更开心了,出来之后还跟我说了刚刚孩子跟他说的话。我跟圣讲:奶奶等会要去田里,你想不想一起去看看奶奶是怎么种菜的,是怎么摘菜的,田里都有哪些菜呢?圣很开心,他说想要去。奶奶要出发了,圣赶紧说要跟,可是奶奶说田里有虫子,会咬人。其实,我明白老人家的心思,他是担心孩子过去会受伤,会被蚊子咬。但是圣的热情太高了,奶奶挡不住,于是就带他去了田里。我没有跟上,但回来后,婆婆跟我说了情况:你是不知道,他过去之后有多兴奋,一会儿拿泥巴扔,一会儿要这样,一会儿要那样。看到婆婆讲这些的时候并没有生气,而带着满满的笑容。我知道,她很开心。圣说也有帮奶奶摘菜,他说把菜拔起来,然后再把下面的拔掉,剩下的叶子再放在篮子里。其实,这也是我的目的之一,我想让孩子多参与劳动,哪怕做得不多,不好,但这也是他人生中最珍贵的财富。其实还要感恩子栋老师的课程分享,让我知道了孩子参与劳动的重要性,也让我明白了行孝方式方法可以很多,最重要的是那份心。
宁宁老师分享了她通过对自己剖析之后,开始慢慢懂得了原谅自己,继而懂得去剖析爱人一些行为的背后的真正原因。因为明白了这些,所以也就能够接受并理解。其实我也反思了一下,确实,有时爱人的一些行为细想一下,也是有根源的。正是因为他是独子,上面有四位姐姐的庇护,所以很多时候,他在某些方面就会显得比较不那么到位。但我们如果懂得再深入思考一下,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会责备另一半没有做到怎么样,我们只是希望他做得再好一些,关心再多一些,而往往却忽略了他所给到我们的和我们所拥有的。有句话说得好:人心不足蛇吞象。当我们知道知足常乐,明白人无完人,懂得感恩的话,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很幸福的。幸福其实很简单的,也许只是一个微笑,也许只是一句话,只要你热爱生活,你一定能够从生活中发现美,发现幸福。
最后用宁宁老师分享的一个故事来结束:《幸福或许只是一碗水和一瓶辣椒酱》。
再次感恩宁宁老师带来的精彩分享,感恩育心平台给到我们学习成长的机会。育人先育已,育已先育心,让我们一起相约十年读经,把经典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能够从中受益,让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中国落地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