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记不清有多少次,一桌子美味佳肴尽在眼前,可我却如坐针毡,毫无食欲。惟愿能快点逃离现场,哪怕去便利店买点零食,或回家吃碗泡面。
为什么?因为我不知道如何跟宴席上的人交流。
有人会说,那就专心吃自己的饭,别交流就好。但那样显得多么格格不入啊,而且我并非享受这种沉默,是羞于无法开口。
小时候,每次和父亲的同事一起吃饭,我不敢去添饭不敢多去夹菜,全程一言不发。
国企工作时,与气场强大的领导同桌吃饭,觉得局促不安,不知道怎么找话题。
在媒体工作时,跟着同事一起参加饭局,仍然少语。但以刚入行的新闻人员身份出去,不至于会变成隐形人。所以有好几次,变成全桌人都在教我如何融入氛围,如何主动挑起话题,如何接话。
在媒体历练的时间不够长,终究都还回去了。来上海后,每次参加姐姐姐夫大家庭的聚餐,我还是开不了口,不知道说什么,怕说错话被嘲笑,怕说的话没水准。
这种害怕,让我干脆沉默,埋头吃着饭,只偶尔迎合气氛应和着笑笑。但哪有食欲?如鲠在喉。
2.
这个周六晚,如上类似的场景再次浮现:
周六是小外甥女两岁的生日宴,邀请了姐姐和姐夫双方的亲人共同参加。姐夫那边的亲人有8位,分别是姐夫父母,大姐一家三口,二姐一家三口;而姐姐这边的亲人,就我和堂弟在上海,堂弟今晚有事缺席,故我一人参加。
宴席设定酒店包房,照例一桌美味佳肴。大家聊着天,开着玩笑,气氛看上去其乐融融。而只有我,如往常一样,佯装文静,沉默吃着饭。一句话都插不上嘴,也不敢主动挑起话题与别人建立链接。
事实上,我并非第一次见他们。上海人比较讲究礼节,自姐姐结婚后,每次来上海,也会顺便邀请我一起吃饭。但吃过六七次了,我仍然和他们没话说。
也许有人会说,这又不是你婆家,你顾虑这么多干嘛?是不是有点自作多情了?
我想表达的重点不在这里,我想表达的重点是:为什么不敢开口说话这种恐惧,从小到大,会一而再、再而三的浮现?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不敢开口”的潜台词是:我是想融入环境的,我是有表达欲的,可我却无法融入;我也没有胆量挑起话题,让别人回应我。
另外,我并非任何场合都不敢开口。与同辈或熟人朋友聚会时,我都轻松自如。但一遇到比我年长,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时,我就匮乏无力,生怕出丑出错。怕遭受他们的否定和嘲笑,那样会让我很有挫败感。
反过来讲,我希望能融入那个氛围,成为“群体中”的一员,那样我对自己的价值会更加肯定。
3.
在昨晚的宴席上,与我形成明显反差的,是2岁的小外甥女。
小外甥女刚满2岁,也就见过几次姑姑姑父,但她却跟每个长辈都非常亲昵,就像每天都黏在一起的那种亲密。她声音甜甜地称呼他们,钻到姑姑姑父怀里撒娇,和他们玩捉迷藏,做鬼脸,没有丝毫害羞和芥蒂。逗得全桌人哈哈大笑,欢喜得不行。
也许又会有人说,这是她的亲戚,她当然不怕他们。但我也是从小孩子长大的,如文中开头所说,我从小就害怕跟长辈交流。
而我的小外甥女,不管在亲人面前,还是在陌生人面前,她都天然有种和别人产生亲密链接的能力,让别人接受自己的能力。她内心没有任何木马程序,哪怕在她面前的人,有着社会身份标签,深谙社会规则,她也照常展现真实的本性,而其他人都被她所感染。
我在小外甥女身上,看到了一种与我完全不同的情感模式。她是有安全感的,相信自己被爱的,所以她能这样自如的与别人链接;而我是羞怯的,不相信自己值得被爱的,所以我沉默地坐在角落。
都说三岁看八岁,八岁看到老。现在回想起童年,那时的恐惧还历历在目,当时只是觉得这一刻有恐惧,但没关系,这一刻还是会过去的。因此一刻又一刻的恐惧产生时,一次又一次的回避它。无数次回避的累积,就这样形成了我的性格,也造就了我现在的命运。
4.
看过很多心理学书籍,我当然知道根源与原生家庭有关。从小到大,尤其是和父亲,没有过任何亲密的互动。在我心目中,他从来就是严厉的,有权威的,是家庭的支柱;而不是能轻松和我开玩笑的,会温柔对待我的。
当我逐渐长大,我所遇见的“权威人士”都成了父亲形象的投射。不管在人际交往中,还是情感中,我都在重复和父亲的相处模式。我害怕向人发出爱的信号,怕被拒绝,继而引起自我瓦解。
现在我已有一定的觉知能力,和情绪处理能力,那让我来大胆解剖一下自己:我到底怕什么呢?
小时候我怕父亲的同事,因为他们看上去都好严肃,衣冠楚楚的样子,并不如邻居哥哥满脸微笑的说话;
在国企时,我怕强势的领导。他们身上的强大气场,对我是一种震慑,让我无法平静下来,进行正常思考。
媒体时,因为工作原因要与一些政府机关领导和公司领导打交道,他们身上的深邃镇定,同样让我觉得难以与之进行平等交流。
而在上海,参加姐姐家的宴席依然如此,因为他们是本地人?因为他们阅历深,眼界广,以及同样散发出来的那种“权威感”?
那我恐惧的对象特征已经出来了:他们是年长我的,与家人或工作相关连的人,有一定的头衔,不会随意摆出一副“亲切”“友好”面容的人。
那如果我克服恐惧,主动说话与之交流的结果是什么呢?最坏不过是:说错话了,别人心理嘀咕一下“真不会说话”;行为出差错了,别人在背后议论一下:“果然见得世面少。”
除此之外,我想不到有任何更坏的结果。
5.
如果我不克服这种恐惧,它始终会跟随我,困扰我。而作为一个社会人,我不可能永远只跟自己熟悉的家人朋友打交道。在职场上,在寻找伴侣,结识朋友时,不可避免会遇见各种各样的人,难道每次我都只做一个沉默的羔羊,一个自卑的看客吗?眼睁睁看着机会一个个溜走,陷入自我责备的恶性循环当中。
从人性的角度,我并不满足于浅层的碰触。如果真实的事物,是生命的河流,那么我不愿在岸上学会游泳,我想跳进生命的洪流中,拿出全部身心,与人、与事物真实地触碰,建立深刻和全面的链接。这是我的难题,却也是我的渴望。
那我该如何做呢?
想到《相约星期二》里 老教授对米奇说的话:超脱自我非常重要,要去体验好的感情,也要去体验坏的感情。但超脱并不是说不投入到生活中去。相反,你应该完完全全地投入进去。然后你才走得出来。
他说:“接受所有的感情—对女人的爱恋,对亲人的悲伤,或像我所经历的:由致命的疾病而引起的恐惧和痛苦。如果你逃避这些感情——不让自己去感受、经历——你就永远超脱不了,因为你始终心存恐惧。你害怕痛苦,害怕悲伤,害怕爱必须承受的感情伤害。”
可是你一旦投入进去,沉浸在感情的汪洋里,你就能充分地体验它,知道什么是痛苦,什么是悲伤。只有到那时你才能说,“好吧,我已经经历了这份感情,我已经认识了这份感情,现在我需要超脱它。”
所以,我若想超脱这份恐惧,不是像以前无数次那样,去回避,假装不在乎;而是要投入进去,去感受和经历它。
下次再遇到这种情况,让我大大方方地跟对方打招呼,主动关注对方的小需求,哪怕是提醒对方吃菜;
下次,哪怕对话题不熟悉,也勇敢的说几句浅薄但真实的认知;
下次,提醒自己:人性的构造是一样的,都有对爱和尊重的需求,不管年纪多大,从事什么职业。
在爱和恐惧之间,永远选择爱。相信自己有价值,相信自己值得被爱。说上一百遍。
不再做恐惧的傀儡。抗住它的闸门,向新生的地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