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一格
结婚越来越难,但离婚越来越容易了。
这是人们从未遇见,也无法理解的时代。
古时,应媒妁之言,她与他,于红彤彤的礼堂之上,饮下交杯酒。从此,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如此甚好;
若非心仪之人,抑或遇人不淑,也再无选择,只能将就隐忍,郁寡终生。
彼时,婚姻是一把枷锁。
一旦上铐,此世难解。
如今,她与他,二人坐在桌前,离婚协议书就在手边,各自签下自己的名。孩子归谁,财产如何分置,条款里一一注明。
父母亲心忧如焚,“要不再考虑考虑处一处……”,“不必了”,她答。伤感却平静。
此时,婚姻成为一种选择。
世上男女,皆自由之身。
01
世俗偏见审判,是一种道德绑架
据民政局数据统计,结果显示:
中国离婚率逐年攀高,从20年前的0.7%,到现在的5%
城市越发达,离婚率越高,以北上广深一线为首
离婚群体以80、90后为主,90后闪离居多
70%的离婚,由女方提出
有人评判这种现象:
现在人条件好了,吃饱了就喜欢搞事情
年轻人80、90后做事太不靠谱,缺乏责任心
女人简直越来越作了,No Zuo No Die
话语中,占据道德制高点的粗暴审判,确是片面之辞。
1、条件好,仅是物质上的丰裕,并不能保证一段关系顺风顺水。
2、责任并不等同于剥除婚恋自由,更不必约束在婚姻关系的痛苦之上。
3、非道德污点层面的离婚,并非罪过。自由选择,不妨碍他人。
4、婚姻是一种契约,那么请尊崇契约精神,婚内自由、平等、守信。
那些在婚内遭受保姆式待遇、受残酷暴力侵害(包括冷暴力)、受不平等地位歧视、以及被出轨的妻子或丈夫,当如何?
有些观点不仅片面,而且带毒。
因为,它们,打着拥护社会美好、家庭和谐的旗号,实际上:
深烙“歧视离异,不顾事实地禁锢男女婚恋自由”的丑恶印记。
即,另一种道德绑架。
02
有些离婚,并不需要所谓的“正当”理由
人的行为意识,是整个时代的产物。什么样的时代,必定造就怎样的人。
时代是老套的、拘谨的。
那么,婚姻必定要求男尊女卑,唯夫从之,一生受限。
时代是自由的、流动的。
那么,婚姻则是本着以“自愿结合,共同创造幸福生活”为基调。
这种基调之下,二人必定:
快乐则聚,三观一致则合;
痛苦则离,三观相差十万八千里则分。
然而,传统观念里,但凡离婚,是一定要某些个“正当理由”的。
管你三观合不合,生活幸不幸福……
比如,出轨
比如,家暴
比如,赌博吸毒,散尽家财
比如,女人生不出孩子
非极端至此,否则,离婚就构不成被接受和原谅的理由。
这是最可怕之处,所有婚姻关系的解除,都要冠以一顶“名正言顺”的帽子进行。
否则,就是傻,就是蠢,就是作死。
事实上,有多少女人因为束缚,因为恐惧,沦陷在日复一日无望的婚姻里,得不到救赎,亦不能自救。
“日子过得好好的,离什么婚啊!”
—— 子非鱼,安知鱼
日剧《昼颜》中的利佳子,她并不是一个只愿寄居于丈夫给予物质的女人,她最想要的是认同感。
这种认同感,不是作为丈夫的生理解决出口,不是勤劳任怨的家庭保姆,而是一种对其身为女性身份的尊重、理解及价值认同。
没有认同感的婚姻,是难捱的。
《最完美的离婚》影片中,男主说到自己的婚姻生活,好比:
去了夏威夷,却每天下雨
去了动物园,动物全在睡觉
不在一个空间维度,失望的婚姻,温水煮青蛙,迟早是要命的。
很多时候,说不出婚姻生活哪里不好,但就是感觉非常不好。
不是大事,是一些细微之事。一件一件小事,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一种难以言喻的感受袭来。
无助,无望,无奈。
当一个人面对这些,曾试图改变,却发现回天乏力。难以扭转的残局,孤身处在那样的绝境里。
为何?为何不接受?为何不理解其自由选择呢?
有些婚姻的结束,并不需要那些所谓 “正当” 的搞笑理由。
03
一段婚姻终止,并不意味着人生以悲剧收尾
我离婚的时候,没有一个人肯原谅我。我就想为什么谁都不理解我呢?还觉得父母狠心。但是,我现在明白了,没有人能够原谅掌上明珠般的儿孙走上离婚的路。
电影中的离婚男主说。
人们之所以难以接受自己的亲人走上离婚之路,是因为觉得这是人生悲剧。
鲁迅说: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给人看。
如果,一段恋情或婚姻,最后沦丧为两个人毫无价值和益处的坚持。
那么,分手不是悲剧,而是及时止损,是坏的结束,也是好的启始。
最坏的结局不是离婚,而是成为面具夫妇,没有爱,也没有任何期待,却在一起生活,耗损一生。
这,才是最大的不幸。
婚纱女王Vera Wang,一个在63岁失婚的女人,消息传开时,她瞬间沦为被同情和可怜的对象,但是女王照样傲娇地谈恋爱,还是和27岁花样滑冰冠军相恋,惊呆众人。
事实上,和一个人婚姻关系的终止,只是一个单纯的挫折事件。
它,并不妨碍,你再次寻找、追逐属于自己的幸福。
04
离婚是底气,拎得清,更离得起
我喜欢的女作家萧红,曾经写道: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
旧时代,多少女性想要挣脱,奈何那过低的天空和稀薄的羽翼,无法挣脱,一生囿于传统局限的婚姻价值观里。
时代不一样了。
当众人以同情怜悯的口吻谈论离异的时候,是否想到其实这是新时代自由意识的觉醒?
他们,面对牵手,有白头偕老的理想。
也有,分离时,不怕被世俗胁迫指责的勇气和能力。
勇气难得,能力更不易。并不是谁都能离得了,也并不是谁离了都能过好。
之前,讨论群里一个已婚妈妈说,捱过这段日子,等攒够一笔钱,果断离婚。再苦再难,也要捱过去。
离婚需要一种底气。
不仅拎得清,更离得起。
05
婚姻风险最小化,“投资人思维”很适用
在某种程度上,结婚和离婚的性质,是非常一致的。
结婚,想要和他(她)一起创造幸福的生活;离婚,摆脱不幸,去寻找幸福的生活。
其目的无二,想要拥有幸福。
但,二者也同样存在很大的差异。
结婚,是高兴的,是充满期待和积极能量的(此处指心甘情愿的结合);
离婚,是悲伤的,需要从生活的惯性中剥离,用尽全力冲破暗霾。
过程,自然相当耗损。
所以,离婚需坦然,结婚则需三思而后行!
这与“投资人思维”是极为相似的。
投资人都有很强的项目推导、风险管理意识,在投资前:
1、看准是否 “合适”和“成熟”
能否 hold 住这个项目(即结婚对象),假设对方够强大,甘愿被 hold 也很赞。
投资(结婚)时机(结婚)是否成熟?
投资(结婚)对象与你三观是否趋向一致?
2、假如 Life is a journey,婚姻则是一场探险
进行风险评估,提前预判未来可能发生所有好的、坏的一面,心中有数。
好的投资人,会用超前思维规避风险。
如果超出能力,当坏的来临,也会知道如何面对,不至于狼狈。
3、搞清楚是否愿意陪伴,并塑造其成长
如果投资(结婚)对象不是很理想,你是否愿意并且有信心塑造他,帮助其快速成长。
要知道,没有一场100%完美、满意且绝对省心的投资。
万物有始亦有终。
而,结局,往往藏在开始和过程的智慧里。
知道这一点,未婚姑娘就大可不必试错。
祝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