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ELLE》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ELLE相约周迅和胡歌来到初冬的西子湖畔,喝茶下棋,文艺过年。聊生活的琐碎,聊选择的痛快,不谈得失,无关风月,最难得是人间烟火。
胡歌的当下与未知
胡歌在沙发上盘起腿,半歪着脑袋说:“有时会想,我之前都在干什么呀?”
2016年胡歌没怎么接戏,但工作也没停过,借着机会去了好些他之前甚少踏足的地方。在过去的半年里,他一股脑去了法国、英国、意大利、美国……“这就更坚定了一个想法,我要出去多看看外面的世界。”
“外面的世界”存在于自我的想象和别人的描述中时,或许比它们实际的存在更多一些精彩。在罗马时胡歌听一个朋友说,如果走去某个雕塑边上,就能俯瞰罗马的城市全景。那天时间恰好略有盈余,他本来只打算随便晃一圈,但还是多走了几步。
“因为那几步,就真的看到了全景,感觉特别好;但是……”他望着前方某个不确定的地方,带着点犹豫似的把头偏到另一边去,“就跟我想象的一样,你知道吗?也就那样。”
他说起另一个故事。小时候家境并不宽裕,他在外面下馆子的机会不多,最多偶尔买些点心。他特别喜欢一家“狗不理包子”,在日复一日的家常菜中,那是一种被渴望的珍贵美味。长大后有机会去天津,他迫不及待想在原产地尝一尝挂念了许久的滋味,结果并不出他的意料,“和记忆里小时候的滋味不一样”。
那两次看起来毫无关系的经历或许有些异曲同工之处,但凡落入意料之中——无论是好是坏,他都忍不住失望。
半年前见到胡歌时,他的表情中有一种困惑,一种仍然被各种“不得不”的力量推着向前走的身不由己。在外界看来,电视剧《瑯琊榜》等几部作品让他站上了全新的事业高峰,他的专业水准和商业价值都得到了业内业外的一致肯定,而他表现出的谦逊和自省,更让人不由对他寄予更高的期望:下一部作品,会怎样?下一步,又会怎么迈?他觉得那些期待和自我的评价严重不符,在他还没能及上内心标准的时候,盛誉如涌,他有些惶恐,也更拧着股劲和自己较量。
这一段长假过后,笼在他身上的那层浅灰色的薄雾不见了。“想体验的事情我大多都已经试过了,我现在很清楚自己要什么——就是不想去过能够预期的生活,想给自己一点挑战。”
过去半年的四处旅行大大激发了他探寻未知的好奇心。小时候他一度梦想成为一个建筑师,每到一处,凝结着当地历史和文化的建筑最能挑动他的神经。他也爱逛博物馆,但并非带着虔诚的膜拜心理或探究的目的,只想去体验和感受,“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和逛当地的超市是一样的”。没什么“必去”的目的地,更不随大流,他喜欢到处走,旅行最精妙的部分,就在于无所事事地乱晃悠。
“如果去感受别人都认定是‘好’的东西,那只能重复别人的体验,自己去探索和发现,才会留下属于自己的记忆。”他喜欢找当地人聊天,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看到的东西其实和我想象的大多差不多,但许多当地人的真实观点往往会出乎意料之外。比如在欧洲的时候我问他们对于难民的看法,我以为普通民众都会像新闻里表现的那样善良和宽容,但实际上每个人都有自己更实际的考虑角度”。
另一件让他倍感新鲜和压力的事情是,2016年多了一个特别的身份:上海旅游形象大使。问他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心情如何,他笑到整个人都向后仰去,几乎翻下沙发,定一定神才说:“那时我只想到四个字,光宗耀祖!”
他也问过旅游局的领导,为什么是他?“他们也是第一次尝试,觉得由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来代表或者描述这座城市,可以让这座城市更加具象。”他们还告诉胡歌,他的气质和整体感觉与上海这座城市有相似的地方。“有了这样的身份,在公众视野里我所做的一切都会和这个城市联系在一起。刚宣布的时候,我过机场安检的时候工作人员都会打趣说:‘大使来了大使来了’……其实压力真的挺大的。”
他无法很确切地用几个字简明扼要概括出“典型上海人”的特质,也很难用一部小说或者一位作家的描写来概括这座城市的气质,但上海人“又要面子又要里子”的天性,在他身上倒是体现得淋漓尽致,“更确切地说,我可以不要里子,但一定要面子。打个比方,要是摔了一跤,疼得都不行了,嘴里牙都快咬碎了,面上还要带着笑”。
大家一起笑他的孩子气,有人起哄说,他的实际年纪最多只有7岁,他半是不好意思,半是变本加厉地在沙发上跳来跳去。“承担和成熟其实是两个概念。成熟的人不一定有担当和责任心,也不一定能自己做决定。我觉得成熟的范围很宽泛,一个人可以不成熟,但他可以血气方刚,可以率性,可以有担当有责任,可以做决定,虽然那些决定可能是幼稚的。”
但年岁渐长,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难免越来越少,任性的空间也会越来越小。“时间的紧迫感,我当然会有。但如果你只能去做那些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就是无奈,想得却不可得,想做又成不了,就是焦虑。我觉得现在我还有一点选择的能力和机会,我知道自己的方向,不再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