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家07:立项组队与研发生产 #
关于产品团队中的产品、运营、设计、技术等角色,网络上流传着各式各样“相爱相杀”的段子。前段时间无论是“杀个程序猿祭天”还是“杀个产品经理祭天”,又火爆了朋友圈。
在这些段子中,产品经理通常成为众矢之的,虽然展现形式有点夸张,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真实的写照”。产品经理在团队中往往扮演着“中间人“的角色,而如果是初级产品经理,更是“前方有运营和营销团队,后方有设计和技术团队,上面有CXO或总监,而下面鬼都没有”。
于是,不少文章也为产品经理总结了“如何与程序员沟通”、“如何与设计师沟通”、“如何与运营沟通”等各种秘籍。比如,和程序员沟通,需要适当学一点技术,多多请教他们,平时和他们泡在一起;和设计师沟通,需要适当学一点美学与色彩,让设计师适当参与产品设计;等等具体的方法。
今天我也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说,产品经理与技术、设计(或其他角色)如何愉快地玩耍。我想这也是初级产品经理到高级产品经理的修炼必经之路。
1、定位。每个产品团队因背景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组织架构。当产品经理新进入到某个团队中,或经过一段时间组建起一个团队时,首先需要给自己做个定位 —— “我的优势和不足是什么?在这个团队里我的价值和贡献是什么?我希望有哪些收获和成长?”。同理,产品经理也需要了解团队里的其他人(如设计师和程序员)心目中对这几个问题的答案。每个人相互熟知,是团队日常工作中彼此沟通和协作的基础。
2、尊重。术业有专攻,定位之后产品经理对团队每个人都有所了解,哪些方面是和自己互补的,哪些方面是和自己重叠的。比如设计出身的产品经理,在设计思维方面的技能与设计师重叠;技术出身的产品经理,在产品实现逻辑思维方面与程序员重叠。技能重叠,有利于相互借鉴和探讨,但更需要尊重对方,给对方实现自我价值的空间。如果产品经理提出的需求已经加入了自己的一套UI设计思路,设计师如何发挥专长呢,自然不能愉快地玩耍了。同理,如果产品经理把技术架构和实现方案逻辑都考虑好了,那程序员就真的只是coding了,还想愉快地玩耍么。
3、谦虚。每个合格的产品经理都有改变世界的想法,以乔布斯、张小龙为偶像,希望成为这样的人。但在这之前请多学习,可以向设计师学习美学、色彩和设计思维,可以向程序员学习逻辑思维和结构化思维,可以向运营学习文案或数据思维,可以向销售学习话术,可以向CXO或总监学习商业思维,可以向其他产品经理学习不同的产品思维和方法论,可以向职场新人学习他们的思维模式。总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4、共进。求同存异,共同进步。团队中的每个人都希望有所收获和成长,比如有的设计师想转型产品经理,或者程序员想知道需求是怎么来的,甚至想了解你是如何找到女朋友的,作为产品经理的你不妨将自己的专长传授给他们。
最后,如果说为了顺畅沟通而采取各种方法,倒不如把注意力放在互助成长上面,更有意外的收获。即使产品经理并非团队的管理职,但无论如何,助他人成长必定成为自我成长的终局。
这样还不能愉快地玩耍么?
产品家,毕生之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