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经验”是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宝贵财富,是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和丰富发展。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枫桥经验”的重要源泉。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就是要主动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顺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积极创新社会治理理念,全面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水平。如何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本人认为:
一是以群众路线燃亮治理“成色”。“众人拾柴火焰高”,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历史和实践都一再证明,只有专群结合、群防群控,才要践行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就必须走好群众路线时刻依靠群众、充分信任群众,让群众成为基层治理的主体,做到治理过程让群众参与、治理成效让群众评判、治理成果让群众共享。要善用巧用群众力量,将新时代“枫桥经验”作为化解矛盾纠纷的一大法宝,发挥“网格员”“板凳会”“炕头会”等作用,广泛征集邻里小口角、小矛盾,实现矛盾发现在初始、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做到防范在早、化解在小,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二是以党建引领擦亮政治“底色”。党建引领是“枫桥经验”不断创新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政治灵魂。“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只有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把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必须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特别是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推动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有机衔接,延伸基层党建“触角”,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要建强基层党“织,持续整顿农村软弱涣散党组织,打造素质过硬、本领高强的“两委”干部队伍。特别是要抓好党组织书记这个关键少数,打破选用壁垒,选出作风扎实、攻坚能力强的“领头雁”,充分发挥“头雁效应”。本固邦宁”,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做好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员干部要始终坚守为民情怀,把“人民”二字镌刻于心,紧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不断提升服务群众、服务基层的能力水平。要主动下沉工作重心,扎根群众一线高质量开展调查研究,更加贴近群众生活、洞察群众诉求、解决群众困难,深度参与到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来,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真正把“为民”根植在思想中,把“惠民”落实在行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