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老家住的时候,每年春节都要去庙里拜拜,然后点一盏许愿灯。
通常模式是给老人点一盏健康长寿,小孩点一盏聪明智慧,中年人点一盏万事如意。
高中时候的我曾经很是不屑这操作。虽然理解传统宗教的仪式,但青春期的我并不想再“聪明智慧”下去,我只想求一盏“平安快乐”。
高中生的快乐是多么珍贵的东西啊!尤其高三。
但庙里没有那款许愿灯。
多年过去,我也有了自己的爱人,自己的孩子。我的希望也渐渐变成了健康平安等等。今年甚至想和佛祖求一个世界和平,毕竟和平的日子才是大家最想要的。
但如果说到性格的话,我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固执”的人。
这里的“固执”自然不是说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意思,那可不是什么褒义词。我希望的“固执”是自己不要随波逐流,不要太容易听别人话,更加相信自己的判断。
女人大多数是柔顺的
在大众的认知里面,家庭大事譬如说买房之类,也会觉得多数是丈夫当家作主。有时候开玩笑说“妻管严”说的多也是不让在外面喝酒、不让晚归之类生活细节。遇到大事,大部分人会觉得,得问一家人里面那个男主人。
但人生是我自己的人生啊!
如果结婚之后的人生大事,就全部要听丈夫的了,那不就是把我的人生送给他决定了吗?
男人也不一定掌握自己人生
仔细想想,家里房子车子都是男人做主买的,工作也是男人自己找的,他好像掌握了自己的人生?其实也不一定。
譬如买房的时候可能本来只想买个上班便利点的老小区,但是因为销售吹上了天忍不住买了新楼盘,买回来才发现学区变了、地铁规划改了、商圈没盘出去……但你已经把大半辈子积蓄投进去了,只能安慰自己变动是常有的,未来还是有希望的。每天只要多加会儿班就不会思考这些糟心事儿,反正这辈子也不会买下一套房子,久而久之也就忘了这茬。
你的人生,一不小心就被一个房产销售改变了啊!不可怕吗?
愿你相信自己、坚持自己
人生是自己的人生,那么这些行动自然是要完全听自己的才行。退一步说,就算不是什么大事,也希望能够坚持自己。
譬如出门吃饭,你其实想点某个菜,但跟朋友聊的时候三言两语间点了另一个菜。那么就会出现两种情况。
第一种,朋友选的菜相比更不合你胃口。但你吃完饭根本不会记得这是朋友两句话劝你改了的菜单,甚至你一开始就没意识到这一点。你只会觉得,这家店不大行,要么下次换一家。你可能错过了你人生中最爱吃的菜。
第二种,朋友选的菜更好吃,你吃得很开心。吃完觉得自己简直是个天才,选了这么好的店这么好的菜。但你压根没想起点这个菜是朋友影响的。下次再来这家店,你凭着自己糟糕的点菜技术,成功凑了一桌不那么好吃的菜。但你不会意识到这是你点菜的问题,你会想是不是大厨换了,或者今天不太饿所以没有上次香,总之马马虎虎糊弄过去。你错过了提高自己点菜技术的机会。
不管大事小事,如果你没有坚持自己的想法,那么这件事给你带来的体验、经验就会产生偏差。
如果是自己点的菜,自然印象深刻这个不好吃下次不要了。但如果是朋友捎带点的菜,你没啥印象,下次看诶这个菜名好像没点过,来试试。结果又吃了一遍不好吃的菜。
只有自己做的决定,才能真正长知识长教训。
希望你能做一个固执的人,每次下决定前都想一想哪些是自己一开始的决定,哪些是被人后来劝的理由。相信自己的判断,坚持自己的想法,最后才能收获属于自己经验教训,属于自己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