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跟一个伙伴聊天,她说最近辞职后一直很迷茫,没想好就辞职了。对辞掉的这个工作一点都不想做,已经特别抗拒了,实在太难受,才辞职的。但是辞职后,她又觉得没有这份工作,怕活不下去。
她的经历让我想起了我自己曾经也有类似的感受和阶段:就是自己其实已经知道很不喜欢在做的工作了,但是又迫于生存压力,不得不逼着自己做着。后来实在做不下去了,没想太多辞了工作。辞了工作后,又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于是特别迷茫。这时候,一想到生存的问题没解决,内心就无比纠结,不知所措。
我发现:这种情况下,之所以会很恐惧,放下了一个很不想做的工作,心里还是一阵纠结是不是不该放下。或者心里还幻想可以继续那个工作,这都还是内心生存层面的恐惧太大了,太怕没有那个工作了,就活不下去了。
不过我发现生存层面的恐惧,可能也都只是一个表象。
真正的恐惧和绝望可能源自于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不知道自己可以创造什么价值,自己可以依托什么能力,一直持续地创造价值。
对于很多不怎么讲感觉和讲内心的伙伴来说,对做什么事觉得无所谓,大概自己应付得过来,也就一直做着那个事了,心里也不怎么难受和挣扎。而对内心的感觉会影响自己的做事状态很多的伙伴,做着自己不喜欢的工作,那真的是想坐牢一样,内心是非常不自由的!
每天不想做,也还是敲一天钟的,手头被繁琐的事占着,内心里有很多不愿意做的阻力。这种状态下,经常会感觉自己疲于奔命,不知道自己在忙活什么,也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也没有内心空间去想自己到底想做什么,就会一直这么重复,循环这种状态。
那么试想下:这种状态下,会能真的用心去做事吗?或者外在经常是强撑着打起精神做事,真实的状况可能是:一回家,就倒头瘫坐沙发或者床上,电量耗得精光。然后第二天再继续打起精神去上班。经常就等着放假。这样的状态,真得能把工作做到优秀和卓越吗?真得做得出很好的成果吗?做不到真正的优秀卓越,能得到让自己物质财务自由吗?
比较难,可能对比较能扛的人,能做到一般偏上,但是我想一定是没法真正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的。
不确定自己到底想做什么,在做不喜欢的工作时候,已经有了。
我亲身体会,大概那个时候,心里大多是很疲惫的,根本无暇顾及去看:我不喜欢这个,那我真正喜欢什么,这个问题的。
反而直到被逼的在那个工作实在做不下去的时候,离开了,才可能会开始想这个问题。
而往往这时候,自己首要感觉到的还是生存的恐惧,可能还来不到去想真正想做什么,真正喜欢什么,还是会感觉自己被生存恐惧扎的生疼。
现在再看我曾经经历的那个阶段,我发现有个简单的因果:就是过去我一直在自己不喜欢的职业上干得内心很苦,我一直觉得是生存恐惧导致我觉得自己只能做自己可以做但是不喜欢的职业,提起喜欢的事,也都是觉得只能想想。
真相不是这样:之所以在不喜欢的事业上做不下去,内心很憋屈,就是因为自己不去主动选择自己喜欢的事做。你想啊,做不那么喜欢的事,大多数的状态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各种应付,很难能投入进去把事做好。也真的是不容易做成事情的!所以,大多数人是很难在不喜欢的事上做得很好的!于是,最终很大概率要面对做不下去,重新选择的局面。
总结一句话:不爱一行,就干不好一行。所以不如早点找到爱的那行,好好去干那行。
也可以由此看到:想要自己职业不迷茫,早点找到自己真正喜欢和热爱的事多么重要。
最后,至于职业选择喜欢与否与生存恐惧这两者之间,做喜欢就解决生存恐惧了吗?生存恐惧一直都会有,不是说做不喜欢的事就没有了。往往大家无意识觉得做喜欢的事是赚不到钱的,更深层是我们几乎也都无意识不相信自己会有多喜欢什么,不知道喜欢的魔力对我们做事投入和做成事有多大的影响。因为确实我们生活的周围,太少人这样做了,可供参考的版本太少,喜欢比较起各种物质保障,对大家来说,微不足道。
但是,真相是:喜欢是一个人做一件事最大的动力来源。
所以,当我们发现自己做目前的工作做得很头痛、做不下去的时候,或许可以考虑去问问自己真正想做什么,真正喜欢什么。虽然不一定能立马改变自己的状态,但是,至少可以看到一丝丝希望!
未完待续,我觉得探索自己真正喜欢什么这个事,还有好多值得写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