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美题材影视作品的天花板之一《以你的心诠释我的爱》第二季正式开播,迫不及待地利用午休时间追完了第一集。
岂止是没有让观众失望,简直是让观众疯狂!第一场戏就直接被甜糖砸晕,狠掐人中抢救一下自己。
为什么这部剧让人如此喜欢,可以被放到天花板的位置。
它耽美,但不止于耽美。
和普遍的耽美剧一样,暗戳戳、明晃晃的爱情戏码随处可见。比如,只有两个人才懂的暗号:可以吗?可以。和成功的耽美剧一样,它增加了很多细腻又深刻的处理。比如中国文化的植入:风吹过写着“敌人”的田字本,翻页写满了“亲密”;“伤心”的解释是两个人用力地撞击对方的心。作为中国人也要佩服这样的精妙巧思。再比如一些戳人的互动细节,有一场戏是在海岛上德给欧儿戴了一朵格桑花,欧儿再给德戴的时候,手圈住了他的脖子,绕着戴到了另一边耳朵。(这高级的撩人,我不配看到……)
而相比于成功的耽美,它能达到我心里天花板位置,有两个点。
第一:配角人物设计
耽美作品,毋庸置疑为了表达两个男主旷世绝恋,其他人物都是工具人。但工具人也有工具人的尊严和灵魂啊。不能因为ta要做个工具人,就不配被观众看到,尤其是某些女性角色。有时候看两个美男谈恋爱,甚至会让人感到悲哀,体察到厌女的表达。比如豆瓣8.6分剧中,所有女性都以悲惨的情史和命运终结,让人有点不舒服。
但《诠释》剧女二号丹,是德确认自己性取向的工具人。通过和她谈恋爱的过程,德更确认了自己爱的是欧儿。但就算是在工具场景中,编剧也把对丹的角色塑造得很立体,让人喜欢。
她是果决又清醒的女生,非常明确知道自己要什么。一场和德在草坪上约会的戏,她发现德明显心思不在自己这里了,质问他是不是不爱自己了。然后德解释了一通,她调整自己的情绪,拒绝德:你回去吧,去你的朋友(欧儿)身边,我想有自己学习的空间,我要好好准备高考。后来高考前,德找她摊牌,她也是严肃拒绝了:不要跟我说这件事,你考上大学再说,现在你应该去好好学习。
当德去大学面试回来,妈妈宴请亲友庆祝,只有丹知道他将名额让给了欧儿,她知道自己被德利用了。面对德她回答的是:你伤害我,我没有意见,但是你现在在伤害自己,你最应该道歉的是你的妈妈。还有一个小细节也是让我对她又爱又心疼,德的妈妈向亲友介绍她是德女朋友时,她流着泪解释说不是情侣是朋友。因为德表现出不情愿的样子,也没有解释。
男二号柏石也是如此。让人又爱又心疼,多么温柔又漂亮的人呀。最后一集对欧儿那段表白,让人心都化了。他问欧儿知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每天都开车接送他,因为他喜欢欧儿。
他对欧儿说自己会一直在他身边陪着他……可惜了,欧儿最开始喜欢的是柏石啊
男配女配的戏让我对德的讨厌达到了极致,但后面剧情的发展又可以原谅他,体会到他的矛盾纠结迷茫,弱鸡是需要给他时间缓冲和适应的......反过来想也是这个剧好的地方,它并没有掩盖男主的缺点,从某种角度看,德真的有点渣。
第二:关于关系的叙述
它不止讲两个高中纯情小男生谈恋爱,还围绕青春期一些列问题展开,性别角色认同、性取向确认、同伴关系、家庭关系等等;尤其是亲情,非常值得让人细细品,慢慢看。
德出生在单亲家庭,父亲早逝,由母亲养大,有一个比自己大十来岁的哥哥。剧中有非常多小细节来描述一家人的关系和性格。哥哥经常去外地看世界,找了一个日本女朋友。哥哥像长辈,但又不是一个教条拘泥的人。
第一季最后一集,德终于意识到自己对欧儿的感情是爱情,而面对柏石的竞争他已然没有信心,觉得自己要失去欧儿了。在丧失低落的时候,哥哥发现了找他谈心。
哥哥鼓励说:你要是喜欢他就去追啊!
德哭着说:可他是男生啊,怎么可以呢!我生下来就喜欢女生,喜欢他就感觉很奇怪啊,很迷茫啊,哥。如果跟他在一起,我又该怎么跟朋友说啊,他们都跟女生交往的,那天你带佐佐(哥哥的女朋友)回来妈妈真的很开心啊,很自豪啊!如果我跟男生交往,她会接受吗?她会怎么想啊!我觉得她接受不了的。
哥摸着他的头说:你怎么能改变全世界人的想法呢,就算你和男生牵手走在大街上,有人可以接受你的样子,也有人接受不了的。如果我的弟弟喜欢男生,我接受得了。如果她能够理解的话,你就算是很幸运了,但如果妈妈不能理解,你也不要惊讶,你给她一点儿时间,到最后啊,如果妈妈知道你和不爱的人在一起,你根本就不快乐妈妈也不会快乐的,这是你的人生,你只要做一些让自己幸福的事就够了。你喜欢谁都可以的。
德还是有些不安地反问:我真的喜欢谁都可以吗?
哥哥肯定地回答他:本来就是你喜欢谁都行的啊!
同样的,妈妈是中国移民,青年丧夫无依无靠,一个人撑起了一整个家。她表面刚毅,但内心很敏感,什么小细节都会注意到。儿子高考前会关店,会贴提示告示:请路过的大家,在8:00后点鞭炮,我儿子害怕,考试前需要集中精力。
面对德是同性恋,母亲作何态度?第二季一开始就给出来答案。
妈妈和哥哥送德去大学报到,在宿舍楼下离别时,妈妈拿出两张护身符给德,让他放在枕头下面。
德问:怎么有两张?
妈妈答:一张给你的,还有一张是给欧儿的。你跟欧儿,要好好相处。
德很震惊妈妈怎么知道他和欧儿的事,还看向哥哥无声问:是不是你说的?
哥哥摇头。
妈妈解释:没人跟我说过你俩的事,你是我儿子,当妈的又怎么会不知,你喜欢谁为什么不直接告诉妈妈呢?
德很愧疚回答:我怕你骂我。
妈妈说:人生是你自己的,幸福就好。
后来妈妈还给欧儿录了一段话,叮嘱他和德要好好学习,有什么事就给她打电话,放假了,去家里给他做好吃的。
(这样的婆婆好好哇,我好酸~~~)
经历过大风大浪的母亲,有何不可理解?反复去推敲妈妈的角色,不会觉得她这样的反应是突兀的。
再回去看欧儿的家庭,父母是普吉岛上的度假村老板。为了欧儿去外面上学,每天都有渔船接送。欧儿看起来是内向又柔弱,是需要被保护的人。但在关系里他全程推动者,他去撩拨德……一个不被爱和鼓励的小孩是很难在关系里勇敢表达爱的。
在暧昧中得不到德正面回应,也就算了;但是在海里他们接吻了啊!回到岸上德就表现出抗拒的态度。欧儿非常受伤地回家大哭,父母抱着他陪着他一起哭,不断地安慰他。他问:我是不是你们的骄傲。妈妈回答:当然是,每天都为你感到骄傲。并告诉他不要再问这样的问题了,你永远都是我们的骄傲。
反复看了很多遍剧,就会觉得它的情感表达很细腻很真实。如题,在关系里,都是在以你的心诠释我的爱。如果有所谓的平行世界,会相信他们人生就是如此。德和欧儿的爱情能走到一起,必不忽视来自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也许印证了那句老套的话:幸福是相似的,不幸各有各的不幸。
这种有爱的支持的恋爱,幸福得太有感染力了。并不是童话般的爱情,造就一个美好的大泡沫,从此公主和王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happy ending。
第二季,德和欧儿离开熟悉的普吉岛去曼谷上大学。两个人异校异专业,需要去解决更多关于个人成长和独立的问题;也会有新的社会关系进来考验脆弱的同性爱情。从青春期步入成年人的世界,他们又会遇到什么样的挑战呢?
我好好期待后面的剧集,保持住哇~9分+的天花板不要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