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饮茶时仍用茶饼,但大多已不再像唐代那样直接烹煮茶叶,而是将已经碾细的茶末直接投入茶碗,然后冲入沸水,略加搅拌后即行饮用,此为点茶,有点像现代的冲泡咖啡。
点茶前,用沸水冲洗杯盏,预热饮具,以使“盏热而茶难冷,难冷而茶味不变”。这一举动沿用至今,“温杯烫壶”,便成了泡茶过程中的一个约定俗成的仪式。随后将茶粉放进盏中,用最好的汤瓶和水加以冲点,点水时要直沏而入,水柱有力,不能时断时续。然后“调膏”,根据茶盏的大小,用勺挑上一定量的茶末放入茶盏,再注入瓶中沸水,调和茶末如浓膏油。最后用茶筅击拂,终成茶汤。
分茶又称茶百戏、水丹青、汤戏、茶戏。分茶是随着点茶技艺的不断提高而产生的,是一种能使茶汤纹脉形成物象的古茶道,不仅能使茶汤形成丰富的泡沫,还能在茶汤中形成文字和图案,更加提高了点茶的艺术性和娱乐性,茶百戏图象的形成与点茶时茶汤的泡沫有密切的关系。
点茶时,先将茶粉倒入建盏,冲入沸水,用茶筅快速击拂,使之产生泡沫。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强调使用茶筅的要点在于 “手轻筅重,指绕腕旋”。以茶汤颜色鲜白,和茶沫停留保持时间长为茶技高超的标准。
点茶高手称为“三昧手”,源于古人对点茶高手南屏谦师的赞誉,而女点茶高手则称为“葱手”。
相传净慈寺谦师点茶,技法娴熟高超,不少诗人对谦师倍加赞誉。谦师是北宋时期的一代高僧,当时不少文人墨客都以能观赏到谦师精湛的点茶技艺,亲口品尝谦师点茶作为人生的一大幸事。看谦师点茶都是一次艺术享受:先将饼茶精心地碾成粉,添汤调成茶膏,接着用茶瓶注汤入茶盏,用竹筅熟练搅拌茶汤,转眼间茶盏中乳花泛起,紧贴盏壁咬盏不散,一盏琼乳般细腻泡沫呈现眼前。无论是调膏、注汤、还是击拂,快慢有节,上下配合,轻匀到位。看谦师点茶的绝技,诚如“看君眉宇真龙种,尤解横身战雪涛。”在当时欣赏谦师点茶绝技的文人里客中,不乏享誉当时的文坛大家,大名鼎鼎的苏东坡就是其中的一位。
苏东坡早闻得谦师大名,一直想拜会,但始终没有缘分。当他出任杭州知州时终于有了机会,南屏谦师亲自为他点茶。
苏东坡欣赏了谦师高超的点茶技法,品饮了谦师亲手点的茶汤,果真非同一般。于是当场做诗一首,题名《送南屏谦师》,诗曰: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忽惊午盏兔毫斑, 打作春瓮鹅儿酒。
但事实上,苏东坡本身不但知茶理,也是一位点茶高手,可是他对谦师点茶技艺,还是佩服不已,足见谦师点茶技艺之高。事隔几年之后,苏东坡又作《又赠老谦》诗:泻汤旧得茶三昧,觅句近窥诗一斑。从此,“三昧手”就成了点茶技艺高超的代名词。对这一点茶典故,历代多有记载。
茶百戏有另一个名字叫水丹青,顾名思义在于可以在液体茶汤表面幻变形成各种图案,是液体茶汤表现的国画。
茶百戏的本质特征是采用“幻变”的方法形成图案,区别于一般绘画采用不同颜色叠加的方法(如咖啡拉花、水粉画、油画、国画等等),这是茶百戏作为中国珍贵的非遗项目不同于一般艺术手段的文化“基因”。陶谷在《荈茗录》之“生成盏”中记述了“注汤幻茶”,即注入透明的汤使茶汤表面幻变出图案。同时陶谷在《荈茗录》之“茶百戏”中记载:“茶百戏 .....近世有下汤运匕,别施妙诀,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画,但须臾即就散灭。”明确记载了茶百戏是采用“下汤运匕”(即注汤和茶勺搅动)的方法,即注入透明的“汤”使茶汤幻变形成图案,并没有在茶汤中加入任何有颜色的物质。
茶百戏的原料只有茶和水形成的茶汤悬液,而且可以在同一茶汤中变幻多次,形成不同图案的独特艺术效果。
点茶也好,茶百戏也好,都曾经在漫长的历史更替过程中被我们遗失,闻名于世的日本抹茶道就是由中国的点茶法逐渐演变形成。随着时代的变迁,国人的警醒,越来越多的人都加入到恢复传统文化的行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