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民族地区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彻到发展的全过程和各方面”。治国安邦,重在基层,基层组织是党执政大厦的地基,基层干部身处服务群众最前沿,接触着最为真实的民情,应深扎思想之“根”,浇灌团结之“花”,播撒文化之“种”,有形有效有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绽放乡村万象灿烂。
在“学深悟透”中固本培元,深扎思想之“根”。“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在基层千头万绪的工作中,基层干部对于共同体意识认知的深浅,直接关系到党的各项工作能否紧紧围绕主线来开展、来推进。基层干部要在学深悟透上花精力,坚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纳入集中学习和个人学习中,切实领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弄明白共同体意识指的是什么、需要干什么,把理论内涵和实践要求与基层各项工作相结合,列入计划、列明要点,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不断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牢记“国之大者”,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功成必定有我”的姿态,既做“显功”也做“潜功”,扎深扎稳思想之根,壮大壮实信念之干,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走深走实。
在“为民谋福”中凝心聚力,浇灌团结之“花”。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民族工作创新发展,就是要坚持正确的,调整过时的,更好保障各民族群众合法权益。”基层干部要始终把满足“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维护好、发展好各民族根本利益,凝聚各族群众力量,创造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环境,进一步深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发展格局。要迈开步子、沉下身子,望民情、观风貌、闻呼声、察所需了解各族群众的民风民俗、风土人情、文化特征,结合地域特征、民族特点推进乡村振兴、农民增收、经济发展。少数民族党员干部更要发挥“天然优势”架起“连心桥”,将党的声音、党的政策、党的关怀传递到“最后一公里”,同时积极向党递送各族群众的民声民意,更好地促进各族人民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团结统一,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用幸福和谐之“水”,浇民族团结之“花”,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见行见效。
在“传承弘扬”中久久为功,播撒文化之“种”。五千多年的时光沉淀,孕育出了灿烂无比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基层干部始终要把推动中华文化发展繁荣的光荣使命扛在肩上,绵绵用力,以春风化雨之功沁润人心,让群众感知文化大同。要树立去芜存精的理念,结合乡村实际健全完善村规民约,带动各族群众“转观念、破旧俗、树新风”。当建立文化宣讲志愿队,整合公共服务阵地,让党员活动室成为传播党的理论方针政策的“宣讲台”、文化志愿“服务台”、群众文化“学习台”、文艺汇演“展示台”,经常性组织开展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将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紧密结合起来,激发各族群众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把“看不见”的主线转化为“看得见”的实绩,让共同体意识之“种”在乡村沃野上扎根发芽、落地生花、结满硕果又成为种子播撒遍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