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山,老猴子对新晋小生美猴王说,我们是猴子,就在这里逍遥山林,快活过一辈子就好了,多惬意。然后美猴王没有去学法术,没有闹龙宫、闹地府,没有被朝廷诏安,一辈子没有出花果山。
名著《西游记》里面也就没有了孙悟空的设定,我们的童年,就少了这样一位性格鲜明,法力无边的齐天大圣。
“你怎么可以这样?又去学法术,又去闹龙宫、闹地府,还挑战天庭,你是一只猴子哎。”吴承恩笔下的孙悟空就给出了答案:“Why not?”
第一次遇到这个固定句式,并引起我思考的,是在一次晚上和朋友用餐的时候。
餐厅的氛围很轻松,而且因为这家餐厅是我比较常来,店员也基本认识,偶尔也会聊聊天说说笑,再加上,马上能吃到美食,心情自然比较愉快。
这一次和平常一样,点完餐顺便和店员聊了一下。怕是会忽略了朋友,就结束了话题,跳了两步返回座位。
一直认为自己心里面住着一个小朋友,心情好的时候喜欢蹦两下,转两圈,踱两步。自己倒是没觉得什么,熟悉我的朋友也习惯了。今天这位朋友却被惊呆了,诧异的问我:“你怎么可以这样,你是男生哎。”
朋友是成熟男性型,举止讲究稳重,所以他这么说我并不奇怪。只是心里开始思考一个问题:我怎么可以这样?因为我是男生哎?我又怎么不可以这样?我又没去伤害别人,也没碍到谁,只是跳两下而已,“男生”这个名词,到底被赋予了多少框框架架?
怎么可以这样,你是男生哎。
怎么可以这样,你是大人了哎。
怎么可以这样,你是孩子的妈了哎。
……
我就是我,可以跟谁都不一样。
当我们被一些名词,比如性别、年龄阶段、群体身份之类的名词,定义了我们的行为,限制我们的可能性时,究竟有多少人会去想,为什么会有这种限制?
因为大家都这么想?因为以前的人就这么想?可是为什么一定是这样子的呢?
“你怎么可以这样,你只是个服务员,还跟客人开玩笑,称兄道弟的。”一个规规矩矩做事的服务员说。
“为什么不呢?”然后他因为给客人推销酒水最多,每个月拿着丰厚的提成。
“你怎么可以这样,我们都是同事,一起聚聚联系感情啊,每次叫你都不来,就你最不合群。”几个爱喝两杯的同事反复跟他讲。
“不好意思啊,晚上有个网络课要听。”“不好意思啊今天的书还没看完。”厚积薄发的他最后被提升了,调进了一个精英部门。以前的同事再也没有邀请他,他也不用再想各种理由了。
很喜欢台湾文案天后李欣频的一句话:“ 你不可能拿别人的地图,走自己的路。”我怎么不可以这样?我只管走出我自己的无限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