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笔记(40)

刘双鹤,焦点解决讲师一期班,心理咨询师,成长分享第1060天,坚持运动第39天(2019.1.30星期三)

认知笔记(40)

“心灵僻径”,就是说一个人不与别人交流,他的想法很可能进入一个错误的路径,他自己觉得很对,其实是错的。

在寻找“洞穴空间”的时候,怎么能让自己不进入“心灵僻径”,怎么能不进入思维误区呢?——交流。

“交流”,是找到一个给自己定位的参照系,这样一来,你的观点、思维,包括你的立场才会发生改变。

如果处在“杠精”的状态,其实已经进入到“心灵僻径”中:表面上,他还是跟人交流的——所以我们不能笼统地说“一个人不跟别人交流接触就会走入心灵僻静”——他天天以一种独孤求败的心态跟别人交流,跟所有人论辩,每天都在发动各种口头的战役,在每一场虚拟的胜利当中体会“真理在握”的感觉——这也是很可怕的一种“心灵僻径”。

由于懒惰和不敢正视自己,回避某种给他造成痛感的认知和场景,而形成的一个舒适区。而守在这个舒适区里又很不安,觉得应该有所突破,所以就会做很多的努力,但这种努力都是一种同质化的努力。

生活当中,很多人花了很多精力想提高自己的认知,但是他们始终在回避一种认知必有的痛感,所以就一直处于自闭的非交流的状态。

你的任何判断都只是一个等待被事实和逻辑证实或证伪的猜想。

要提高自己的认知,有两个路径:

横向互联。互联的真正动机不是简单的同质化叠加,而是为了对你现有的认知进行挑战,导致某种认知震荡或地震,从而使你的内在发生改变;

纵向互联。这是屏蔽所有低水平重复的接触和互联,拒绝“闲逛式”的学习,找到一个洞穴空间,把外界噪音屏蔽,坐下来对自己既有的认知进行透视和清算,实现一种自我反驳,从而达到认知的改变。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