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宝法王讲解《心经》时,他曾经非常清楚的解释了欲和欲望的区别。他说,在佛教中,欲望是贪爱。欲的意思是渴求事物,而贪爱的定义是深切地执着世间的事物,并因此引申出各种很深的烦恼。它们之间的差异在于:欲只是单纯地想要,贪爱是深度的、无法放弃的执着;欲渴求的对象并不局限于世间的事物,而贪爱执着的是世间的事物,是外在的享乐;欲不一定带来痛苦,但贪爱一定会带来痛苦的结果,即烦恼。
因而,若要破执,就要慢慢放下贪嗔痴慢疑这五毒。
世间的很多人迷茫于不知道真正的信仰是什么,我们不乏遇到这样的对话——
问:“你有信仰吗?”
答:“信仰是什么?”
或者——
问:“你信仰什么?”
答:“……你说啥?”
也有很多人把对某种欲望的满足当作了生命真正的价值,比如对财富、名声、地位、品牌、奢华享乐等的追求,陷入了永远无法填满的欲望的沟壑和空洞中。
雪漠老师说,当人们把欲望当成信仰时,就会开始堕落。当人们开始堕落时,就会慢慢丢失自己心灵的控制力。我想,这一生,不是每个人都要离苦得乐,不是每个人都要自度度人,入涅槃,得佛果,但是至少,我们每个人该做自己心灵的主人,重拾心灵的权杖,不作迷失的游魂,以戒为师,由戒生定,由定生慧。
很多人听“戒”色变,认为那是一种枷锁,一种束缚,一种限制自己的令人不愉快的东西。戒的梵语原意是“高尚的行为”,在我看来,戒是指明我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不该做”是发自内心的信仰,而不是出于“做了会受罚”的束缚力。这一生,不一定只有佛教徒才要修行戒定慧,任何一个想要活出自己的人,想要追求生命价值的人,都应如此。这里,所谓的“生”慧,并不是凭空生长出来的意思,而是去污除垢,显现我们原本具足的智慧。
有不少朋友问我:“你最近在做什么?”我说:“在学佛。”有趣的是,接下来对方就会问道:“怎么,看破红尘了?”这样的问话屡见不鲜。每每,我都一笑而过。
“看破,跟好多人挂在嘴边的看破不一样,它是一种很高的智慧。”雪漠老师如是说。我很赞同。看破,没有一点点被动、无奈、不得不放弃的味道,它是经过灵与肉的撕裂、生命蜕变后的云淡风轻、宁静祥和,是本自具足的圆满的水落石出,是水静沙沉后的清明。我还没有看破,但我正走在看破的路上。
我有信仰,信仰佛陀。真正的信仰,如同呼吸,不假外求,是生命与灵魂不可或缺的给养。我有缺点,也有创伤,但是我对自己说,“请悦纳自己,悦纳灵魂。倾听灵魂的声音,做利众的事业。活出我的天命,活出灵魂本有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