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闲暇时,每天读两三阙宋词,与年少时读词的心境完全不同,经岁月的打磨沉淀,少了风花雪月,无病呻吟,多了稳重理性、率真旷达。昨夜朋友圈有人发巜夜听》引用了岳飞的巜小重山》"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更是让我思绪万千。
其实人生短短几十年,来的来,去的去,看似蜜蜂采蜜,好不热闹,真正能留下来陪你,懂你的人无非"二三"。古语云"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可与语人无二三"有时在心里默默过滤,连这"二三"都有些牵强,即便如此,又有何干系,我可以为山水放歌,为草木抒情,即便通通没有,还有脚下的这片土地,做大地的知音!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己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窗外月胧明。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儿时听评书《岳飞传》,很为岳飞不值,觉得他手握几十万"岳家军",大可不必理会皇帝的诏命,"将在外 君命有所不受"完全可以驱逐胡虏,光复河山,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再不济,也能落个全身而退,不至于被皇帝的十二道金牌追魂,命丧风波亭。即至长大,才慢慢了解他的不易与艰难,"精忠报国"是刺在背上,更烙在心里。在封建社会,朝代更迭,便是家国变换,他忠君,即是报国。
秋夜寂静漫长,他梦见自己在千里之外策马扬鞭,率领部下冲锋陷阵,驱逐敌寇。眼看就要大获全胜,收复昔日旧河山,心情甚是激动,未曾想被"寒蛩"惊醒了好梦。现实是南宋朝廷主和,反对作战。他报国无门,极度愤慨又无可奈何,身为臣子,他知道,如果收复失地,把被俘的皇帝接回来,新皇帝如何自处。人对权力的欲望是自私贪婪的,大臣们偏安江南,日日升歌燕舞,谁愿意去过刀头舔血的日子,可他忘不了,那些还在金人铁蹄下的中原同胞,所以他更痛苦。
岳飞是不幸的,朝廷知道他的理想抱负,却不敢让他实现。岳飞又是幸运的,老百姓一直懂他,记着他,数百年后有个叫于谦的人记得他。"土木堡"之变,明英宗朱祈镇被俘,蒙古兵围攻北京城。于谦力排众议,立新皇帝,率领北京军民奋力作战,坚守数日,终于令敌人无功而返。当年于谦以岳飞为榜样为知音,誓死保家卫国,明知道此举会为自己埋下祸根,却依然如此,这也是傍样的力量吧!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明末清兵入关,又是山河变色时,张苍水赋诗"国破家亡欲何之,西子湖头有我师。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岳飞泉下有知,该是欣慰的
2004年,我去西湖,专门拜祭了岳飞墓,以后每次去西湖,总是如此,献上一束鲜花默默哀思。"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历史是公正的,岳飞蒙冤而死,己羽化成仙,为世人所敬仰,万古流芳。秦桧一跪千年,千夫所指日日忏悔,低至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