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书评应该早点写出来——
如果没有删掉之前的版本的话。
事实上在写作这个新的版本之前,我尝试过其他的写作方式:一个关键词对应一本书对应一个案件,几个核心概念串起整个书评。但最后还是决定放弃。倒并非是因为年纪大了(?)没有足够的精力去在一篇文章中尝试各种手段,以炫技的心态雕镂华丽的文本,而是觉得,无论在大众读者的立场、还是在文学批评的角度,当和整整六本近3000页快300万字的小说完成对话之后,不应该再赋予阅读者沉重的负担。
唐小兵在给朱天心的《古都》写评语的时候,提到了当下某种追求:认为简简单单讲好一个故事、不使用太多华丽的叙事技巧也是好小说的标准之一。在这一观念的支持者看来,当代文学打着先锋的旗帜,披着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外皮,对文学体裁的边界进行的一系列挑战并没有太多实际意义。读者已经感到疲倦,所需要的仅仅只是放弃所有的叙事轨迹,安静讲好一个故事。这当然无可厚非——闪烁的脑洞是,写作的突围与批评的失语相互关联,其关系并没有想象中简单。而对于读者来说,对小说的评价就是:好不好读和好不好读。
前者指向阅读的审美愉悦。后者指向阅读的审美快感。愉悦更偏重形而上的层面,快感则更多谈论形而下。换言之,评判标准就是能不能读懂和读的爽不爽。
先说能不能读懂。
毫无疑问,到了第六本,写作者和阅读者都已经很疲倦了。在前五部当中,冶文彪巧妙利用各种方式手段,在叙事的结构层面已经玩出了花。在《清明上河图密码③》的书评里,我提到了前三本的叙事结构:第一部的“橘子”结构、第二部的“苹果”结构,第三部的“香蕉”结构。如果继续沿用这个评价框架的话,那么第四本应该是最完美的“西瓜”结构:切开来有无数种方法享用;第五部则是“菠萝”结构:需要和尖锐而麻木、粗糙而锋利的外皮殊死搏斗,才能品味到最终的甜美。到了最后一部,汴京“五绝”会首碰头,共破悬案。冶文彪用的是“五绝”平行而进的结构,即每一个部分都分成五个小节,“五绝”从各自的角度,但又彼此合作。在“阴”篇完成所有铺垫,在最后的“阳”篇揭开谜底,并推动时间线发展。
应该说用这样的结构是必然的。太多的首尾需要顾全、太多的伏笔需要捡起,这就意味着不可能选择用单线结构来进行串联;同时,巨大的容量和有限的篇幅也决定了多线叙事的复杂度并不能将故事讲清楚。因此,冶文彪选择的“伪”多线结构实际上是唯一可用的结构。
即便如此,许多问题依然存在,例如人物的结局问题。在揭开整个的阴谋之后,小说中北宋王朝的精密计算和历史上北宋王朝的覆灭定局形成尖锐冲突,所以难度在于,如何一方面把故事写完,又在另一方面留下通往最终结局的依据。所以很多地方冶文彪不得不强行平衡和过度。对朱克柔、李度的去向还算是在情理之中、对楚澜的交代则有些匆忙,而明慧娘的结局被忽略搁置,至于犄角儿的死亡则明显是为了最终的祭奠而“被写死”的。这固然使得情节结构变得完整,但读起来还是会心有不甘。
因此,对读者而言,北宋帝国在风雨飘摇中的垂死挣扎、精心策划苦心经营呕心维护却功亏一篑、国破家亡人自飘零……历史的波澜和个人的悲痛组合成了复杂而沉重的怅然,化作压在胸口的意难平。
再说读的爽不爽。
应该都是读起来很爽的——如果对《清明上河图》有所了解的话,应该会知道画卷中间的“虹桥”部分是整幅画的重点。在此基础上,《清明上河图密码①》到《清明上河图密码⑤》围绕着虹桥的一只梅船展开五条大的故事线,勾勒出了多方的阴谋和盘算;而在《清明上河图密码⑥》中,冶文彪终于揭开了谜底:这是北宋皇帝宋徽宗赵佶布置下的一个大局,为的就是同时处理西夏、方腊、大辽、高丽、大金多方势力,好为了大宋王朝的存亡奋力一搏。画卷上的824个人物,非但不仅仅是汴梁街头的百姓,而且还隐藏着多方势力的暗探棋子,甚至皇帝本人、朝廷重臣也都潜伏在其中——如果读者记得的话,在《清明上河图密码②》当中,张择端在回忆当时当日情景的时候,作者曾经写到了“发现了不得了的事情”。读者随着小说情节的发展,可能会将这个“不得了的事情”理解成杀人现场、神仙消失、高官路过,但其实应该就是指皇帝本人也在场“看好戏”。埋伏在三本小说的之前的伏笔,被作者轻巧拈起完美接上,着实令人大呼过瘾。
此外,《清明上河图密码⑥》并没有太多案子。或者说,没有具体的特别案例,更多是针对疑难处理疑难。小说对“五遁”“五道士”“五种死法”的铺垫和揭秘可以说是非常精彩的,五行的理念对应“五绝”的相互帮助,也是颇为精妙。从情节上看,每次解决一个小的疑难,都会推动情节往前发展一部分。并且,即将解释最终的大布局之时,冶文彪还用了一点小手段——在读者理解之前,抢先让宋徽宗召见“五绝”,当面对质。这是很经典的“欲扬先抑”的手法,使得故事的水落石出能具有更强的震撼力,极大增强艺术的表现效果。从阅读感受来说,这一手法是成功的。顿挫和高潮的落差,凝聚了超强的密度和压强,一举刺破阅读的期待视野,带来了无与伦比的快感体验。
但这并不是终结。正如前文所写,冶文彪不得不处理最后也是最大的矛盾:完美推理和惨淡结局的冲突。所以“阳篇”的部分显得颇为急躁,时间线跳跃而错乱,“写完整”的意图改过了“写完”的意图。珠娘、管杆儿、崔豪……这些读者还算熟悉的形象被作者匆忙拎出,以碎片的方式重新填进历史的拼图当中。冶文彪尽力将故事写完整了,但完整并不代表小说的写完。恍然大悟的惊喜在经历漫长的波折和悲剧的结局之后,终于露出再难遮挡的倦色。当然这个要求多少有些过分,单纯就《清明上河图密码》“系列”来说,冶文彪的安排已然足够。
最后的最后想写点花样百出的诗词或骈体长赋,可转念之下决定将余味留给每位读者:
我不说,您仔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