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里有了一个想法时,有人需要自己一个人静静思考,就能把问题想通,而有的人只能通过旁人的劝导才能想明白,而是需要什么样的旁人才能劝明白呢?
小清最近就有了一个想法,她觉得现在的工作做着无聊又憋屈,想要换一份工作,但是纠结的是这个工作已经是自己付出了两年心血拼出来的,现在半成不就的离开又有点不甘心。
小清三年前的夏天来到了A城,刚开始是在网上约了公司面试,想着如果合意了就留下,不合意就回家继续备考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她到了A城面试的公司业务是她从来没有接触过的,而且薪资低到想在A城连租一间最便宜的房子都是不够的,所以她放弃了,毕竟之前一直在备考,没有任何收入,出来后再向家里要钱也是不可能的了。她打算再在A城找一份工作,于是在网上投了简历,很快收到了一家培训机构的回应,当天投当天面试并入职,因为那家机构提供住宿,虽然工资不高,但是提供了住宿也算是解决了燃眉之急。
小清就这样留在了A城,不知不觉就在机构里过了一个学期,也算是对A城有了一些了解,她决定回家过个寒假就重新找一份工作。在家悠闲度假的时候有个机构里的老师打了电话给她,问她要不要一起创业,一直有野心的小清马上就答应了,在家过了大年初三便匆匆回了A城,和合伙人着手干了起来。因为是自己开培训机构,心里满满的热情,每天披星戴月,没有周末没有休息天,很快便招收了几个学生,因为有之前的经验,教学上是没有问题的,可以在管理方面有许许多多的问题,学生有来的也有流失的,再加上机构运作的各种问题,一个学期下来人两个人已经累得半死,算一算收入,虽然还不是很理想,但也不至于太差,就继续为后续做准备。
日复一日的劳累,但小清相信一年之后肯定会有起色,会有好的发展,也就咬咬牙闯过了无数的关,看着机构慢慢走向正轨,队伍一点一点扩大,工作也没有以前那么累了,可是收入还是不理想。
父亲一直反对小清创业,觉得女孩子就应该考个稳定的单位待着,创业又累收入又少,每次打电话都是在问小清有没有报考,有没有看书,小清总是说“创业忙,没时间,而且创业初期不赚钱都是正常的。”这样的话已经说了两年了,小清开始对自己都不相信了,不相信自己的这个选择能够给自己足够的底气。
小清跟好些朋友都提过这个想法,朋友们都觉得挺可惜的,前期付出那么多,现在放弃了什么也没得到,但小清觉得与其毫无价值地耗着,不如早些撤了去做新的事情,并且想好了等熬过这个学期结束就走人。
直到无意间和一个才认识不久的姐姐说了这个想法,她们是因为打疫苗排队的时候认识的,一向不喜欢也不擅长交朋友的小清被初次见面的这个姐姐吸引住了,于是俩人第二针也约了一起去打。打完第二针俩人约着吃饭,在饭桌上聊着聊着就聊到了离职的话题,姐姐给小清的答案是“别离”,并且经过了长达三个小时的细谈,姐姐给出的建议和想法每个都不是空架子,是每个都有理由,都可以用事实解释的。经过三小时的谈话后小清就突然柳暗花明了,终于想通了,脸上也露出久违的笑容,她觉得这三个小时她学到了这二十多年都没学到的东西,她决定继续回机构好好做,她已经在脑海里规划好了接下来该如何去做好……
人就是这么奇妙,想法也很奇妙,自己想不通,一般别人劝不明,直到遇到对的人给出正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