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职过一家不规范的企业,当时提交离职报告,没人理会没人安排移交,那个时候因为自己无法确认什么时候能够结束这份工作,一直不敢找新的工作,辞职不是很顺利,直到自己写了3份移交报告给相关部门,才勇敢的走出了公司,但是一周后,接到了领导的电话,跟我沟通回去再上班,我没同意,其实离开公司是因为委屈太多太多了,铁了心辞职是我做出最明确的决定.
当然,我是等拿到离职单,才开始放心的去寻找新的工作,因为我不能把不确定因素留给新的公司,那个时候是裸辞.
离职前到底要不要找好下家呢?这个问题根本不在我们专业讨论范围内.
这个取决于员工个人所处的环境:
第一:刚需时期,裸辞风险大
如果口袋里没有半毛钱,你所有的工资加起来刚好够房租够房贷,如果手头没有3-6个月消费基金,裸辞真心不可取,除非你可以厚着脸皮向亲朋好友借款,当然这也是你的本事,否则,先积极存够3-6个月的消费基金,再跳槽.
我曾经最穷的时候,口袋里只有10元钱,这个时候我可没勇气头发甩甩大步的走开啊!看在钱的面子上,先让委屈再沉睡一会吧。
第二:个人情绪波动大,建议辞职后调整一段时间再上岗
人生总归会有很多个坎需要度过,比如职业发展不顺,比如项目决策失败,比如被没有自己有能力的人顶岗,比如家庭发生重大事故,人生有很多个不如意,不管哪个不如意,我们的事业和工作都会受到某种程度的影响,有时候离开这个环境可能是最好的选择,那么这个时候,你需要调整,不建议立即投入到新的工作当中去,这样对新单位和对自己都不利,我们应该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新的工作当中去。
我们HR会问很多员工的离职原因,有离异的,有因为在一家单位和男女朋友分手的,有家人突然生大病的,有企业破产被裁员的等等,或许很多个可能会在一刹那间,员工并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
第三:职业规划瓶颈期,想好再行动
每个男人心里都装了一个创业梦想,身边有太多的朋友步入创业的行业了。
有因事业发展不顺的,有因得不到公平晋升的,有因得不到老板认可的,有因遇人不淑的,有因工作到处碰壁的等等原因,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创业团队的。
曾经我也有一个未了的梦,那就是自己的小事业,但是摸摸自己的口袋,想想自己还未定型的未来,姐姐我还是先打理好自己的一亩三分田吧。
俗话说只有吃饱饭才有力气减肥,目前只有先解决温饱才能有力气去规划自己美好的未来。
第四:骑驴找马要规划
我在和一个求职者沟通意向的时候,对方首先问我,你们给多少钱,我说这个岗位有职级的,你面试下来后我会定你的职级,对方说不说多少钱我不敢兴趣,因为我目前还在职,没有足够的吸引力我是不会去面试的。
我想说,这算一个规划,因为她对人民币的标准有规划,宁缺毋滥。但是,作为我们面试的HR,人不来怎么定工资呢?
又或者,在我们规划的时候,是否可以添加对方的微信,慢慢了解企业的一些情况,等到自己想知道的一些薪资福利待遇以及作息,或者从一些互联网平台了解了企业的一些背景后,再针对自己的感兴趣程度再去面试呢?这样匹配度和成功率会不会高一点呢。
那么这个时候,我们用工单位也要有足够的耐心去调这个大鱼。因为对方在职,我们首先要尊重理解别人的职业操守,不能随叫随到。
我眼中的求职者?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姐姐我想说,我早就想去看看了。
对于裸辞的求职者,我多了一份敬佩,但是也多了一份担心,敬佩他裸辞的勇气,担心他对自己的人生是否做好了规划。
如果非要找个裸辞的理由,我期待你不是冲动之下做出的决定,我更期待你是职业中遇到瓶颈了,你需要调整一下对你的人生做一个抉择。
裸辞是要付出代价的,这个代价是求职风险,是经济风险,是生理需求风险,是安全需求风险,是……
我遇到,一个做外贸的小伙子,从国外裸辞,回国后工作不太顺利,简历就挂在网上。通过对他的了解,我才发现,人家有自己的第二事业,淘客,请允许我弱弱的自惭一下,因为我不太懂到底是个什么玩意。他说他的主业是外贸岗位,但在没遇到合适的工作前,要有一个可以吃饱饭的小事业,因此对于他我有了敬佩之情。
我想说,他的人生目标非常明确,定位也很准,但他并不会盲目的去找马。
我遇到,一个二代,裸辞后,根本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浑浑噩噩的一直在等机会,就这么过了一段又一段时间,他依然找不到定位.
我想说,你裸辞虽然不用为了经济考虑,但是最美好的时光都荒废在定位上了。
我遇到,一个93年互联网行业的求职者,先是在网站上投传统制造行业的总经理职位,单位没反应后,又在不久后重新投递传统制造业的总经理助理职位。
我想说,或许你有能力,或许你可以通过撒网来找自己的定位,但是你有没有考虑用工单位的岗位需求呢。
你仔细看看人才网的简历,你会发现,有些人裸辞后,饥不择食,你挂在网上的N个职位,他都会投个遍。
又或者,有些职场新人,会同时投递一家企业的很多个职位,不能说他们一点能力都没有,但是我只能说他没有准确的职场定位,这样大海捞针,乱闯乱撞,成功又有几分,我也不清楚。
优秀候选人的取舍问题
招聘过程中,很多时候我们会进行取舍,我们来解析一下这些取舍问题:
比如,两个都是优秀的候选人,纠结用哪个最合适?
我想说,这个时候你要重点分析招聘部门的需求,比如我曾经遇到过这样的案例,帮朋友单位招聘HR主管,两个人各有优势,我推荐朋友用那个颜值朴素愿意吃苦而努力的HR,但是朋友倾向于颜值高家庭条件好的HR,朋友感觉这个岗位颜值非常重要,是企业的门面,在抉择的时候我曾经坚持过,但最后还是尊重了朋友的决定。
比如,两个候选人或许都可以选择,但是更优秀的那个人目前离不了职;
我想说,如果岗位是瓶颈岗位,用人部门比较着急的话,可先让能入职的先进,进行试用;如果岗位是储备岗位,我认为我们宁缺毋滥,跟优秀的人保持持续沟通,用真心打动这个优秀的人,你只要有办法,我相信这个人迟早是你的,真爱值得你去坚持!
比如,选定了候选人,等了一个月,但是前东家又杀了个回马枪,高额加薪,候选人又开始动荡不安;
我想说,能安慰你的是,能短暂被诱惑的人或许也不一定与你们企业的价值观相匹配,继续找寻那匹千里马吧,本不该属于你的人也不必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