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钧(万历帝,1563年9月4日-1620年8月18日),即明神宗,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穆宗朱载坖第三子,生母孝定太后李氏,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1572年,朱翊钧即位大统,年号万历,在位共48年。朱翊钧在位初年,任用张居正辅政,整饬吏治,摧抑豪强,清丈土地,推行“一条鞭法”。万历十年(1582年)张居正去世,朱翊钧遂亲政。次年,追夺张居正官爵,籍没其家。此后,朱翊钧长期晏处深宫,不问政务,并大事营建,耗资巨万。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起遣宦官充当矿监税使,赴各地掠夺民财,多次激起市民反抗。晚年因立嗣酿成党争,后患非浅。[1]1620年,朱翊钧驾崩,终年56岁,庙号神宗,谥号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
朱载坖(ji)(1537年3月4日-1572年7月5日),又作“朱载垕”,出生于北京,明世宗朱厚熜第三子,生母杜康妃。明朝第十二位皇帝 (1566年-1572年在位),即隆庆帝。
朱载坖早年受封裕王,即位后亲贤远佞,平反冤狱,免除田赋和欠赋,解决“南倭北虏”问题,废除海禁,史称隆庆新政。但他沉迷媚药最终因病去世,葬于昭陵,庙号穆宗,谥号是契天隆道渊懿宽仁显文光武纯德弘孝庄皇帝。[1]
——节选自百度百科
张居正,祖籍是安徽凤阳。因为他爷爷辈是跟明开国皇帝朱元璋打天下的用功之人,所以,他父亲也被封了千户,也是一个类似看门官的职务。
而张居正,确实是奇才。并且之前说过,他不仅少年就有神童的倾向,而且他还一路得遇贵人相助。
首先是父母的培养,他自己的努力,并少年时期就得到荆州知府的赏识,并且进一步得到湖广巡抚的用心良苦的甚至在其考试中担心他少年得志而故意“封杀”“雪藏”他的保全之意……
当然,他还是在16岁的时候再次中举,然后少年得志的狂,还是掩饰不住,按捺不了……
结果是被荆州的辽王盯上而因为他的出众而让辽王从小被母亲训斥而怀恨在心,于是最后因为这样的恨意,而被辽王间接的产生了杀意,而把他祖父害死……
但残酷的现实逼近眼前的时候,他终于幡然醒悟,了解到社会的黑暗和不公,以及特权的威慑。
于是,他痛定思痛,在眼见了老百姓的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在看看辽王作威作福、鱼肉百姓,于是他笃定要坚持读书做官,以天下为己任,攘除奸凶,为民除害,保一方天平,国泰民安……
正是有这样的志向,所以他历经三朝,在嘉靖朝隐忍,得到老师徐阶的一步步提携、眷顾;而在隆庆一朝,他又跟他的同僚(当时还是朋友)的高拱一起辅助天子,治理国家;当到了万历初年,他则成功的联手司礼监太监冯保,一步步将高拱逐出内阁,最终大权独揽。并以帝师的身份,一步步独步天下,无人能出其右……
是的,他锐意改革,然而他又不是王安石变化那样的意气用事,他而是老成持重的既考虑百姓疾苦,又充分的理解官僚集团和特权阶级的利益,于是在其中左右逢源,最终用智慧化解难题。
在徐阶、高拱、张居正的带领下,国库充盈、边患锐减、老百姓安居乐业,一派太平治世图景。
然而,张居正又因为他的独断、摄政、以及幼年对万历皇帝的严苛,以致孤儿寡母的依赖,并在《帝说图鉴》中用心良苦的为万历皇帝讲帝王治世的故事集。而他本人则被太后在无意中反复被提及为威慑少年万历皇帝的恐吓人,如吓唬小孩用的鬼子形象……
先入为主,还被提及成汉代的摄政王霍光一般的存在,大权独揽,朝纲独断……
当然,时代总在延续演进、孤阴不长,独阳不生。所以,当首辅张居正权倾朝野的时候,也就是他成为众矢之的之时。
随着他父亲的去世。古代是要丁忧的,官员也要守孝三年。而为了自己施政的连续,他甚至也不愿走。然而,敌人、谗言,就在身边。
而终于张居正在58岁去世不到一年之际,他就被死后清算,而且弄得妻离子散,被抄家,甚至长子都被弄死,好不凄凉!
当然,张居正在执政期间他也是雷霆手段去整治反对者的,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还有他曾经用过不是8人抬的大轿子,而是32人才能抬的据说是有隔间,可以上厕所、会客、凭栏赏景、休息的多功能于一体的大轿。如此高调的举动,怎能不引人怀恨而中伤呢?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也!
伴君如伴虎,哪有这么容易,哪有这么太平,都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兴亡更替而已……
——力 2023年11月2日 癸卯年九月十九 周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