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意思是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也难追上。常用在承诺之后,表示说话算数。出自《论语·颜渊》。
表示说话算数的成语还有言而有信、心口如一、表里如一、言行合一等。
做到说话算数,言行一致不容易!出尔反尔、言不由衷、心口不一、表里不一、言行不一的人倒是屡见不鲜。
可见,言语和行为之间存在一种神秘的关系!
怎样的神秘关系呢?《逻辑思维简易入门》第28页到29页提到——
通过使用语言,我们可以实现行为。换句话说,简单地通过发出(说或写)某些话,可以实现做事的目的,包括:接受或拒绝命题、提出命题、做出承诺、提出要求、表达个人感觉、问候、道歉、投票等。可以根据我们意欲听众如何理解我们的话语,对言语行为进行分类。一般来说,我们使用语言主要想达到以下目的:
描述事实;使听众做某事;表达我们的内心世界;表明我们对某个事态的承诺。
相应地,我们的话语主要分为以下四类,而每一类都由很多言语行为构成。如下图2-2:
A.信息类:声称、断言、确认、报告、声明、否认、宣告、确定、通知、预测、回答、描述等。例如,声称被告涉嫌犯罪。
B.指令类:规定、要求、建议、告诫、恳求、祈求、驳回、宽恕、禁止、允许、指示、命令、建议、督促、警示灯。例如,规定我们应该尊重父母的言语行为。
C.表达类:感叹、后悔、道歉、祝贺、问候、感谢、接受、拒绝、反对、欢呼等。例如,为粗鲁的言行道歉的言语行为。
D.承诺类:承诺、宣布休会、打电话订购、遗赠、洗礼、担保、邀请、志愿服务、命名等。例如,给某人的猫命名为“菲利克斯”的言语行为。
透过《逻辑思维简易入门》原文,我们可以总结一下言语和行为之间有四种关系。
1、信息传递,偏重客观的事实。
2、指令输入,常用于上下级、长晚辈之间。
3、感情抒发,强调主观的感受。
4、口头承诺,常用于正式或严肃的场合。
这四种关系对交流沟通有什么指导性意义呢?
指导我们和他人交流的时候有的放矢。
如果我们不清晰地知道通过语言表达,可以实现自己或他人做事的目的,我们说的话就常常变成了“耳边风”,左耳进,右耳出,总是唠叨却达不到目的,总是愁苦却解决不了问题。例如,领导批评下属,老师教导学生,家长命令孩子。
如果我们不清晰的知道言语和行为之间有以上4种关系,我们说的话往往可能就是“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已成事实却无法改变,不受控制又破坏关系。
如何避免像钉子故事中小男孩一样的无缘无故发脾气(言语),好好说话?
如何做到好好说话又可以实现自己做事和他人做事的目的,并且提升和他人的关系?
首先,说话前要厘清具体目的,如希望自己或他人做什么事情。(厘清目的)
其次,定位好和他人或自己的关系,如母女、父子、兄妹、上下级、闺蜜等。(定位关系)
最后,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即言语和行为之间的神秘关系。(选择关系)
最后的最后就是“开始你的表演”了,选择恰当的词汇潜心造句!(用心措辞)
当然,上述方法适合在可以控制情绪的情况下和他人的沟通。四个步骤都有很重要,环环相扣,但尤其需要耗费心思的则是选择关系,因为选择关系则是对言语表达方式的一种重新定位,这直接影响你“好好说话”程度的高低。如果选错了言语表达方式,可能会变成“坏说话”,行为上则导致的结果是“无效”。
举一个大家再熟悉不过的例子——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妈妈一般都是这么说的:“小丽呀,天气冷了,该穿秋裤了(希望小丽穿秋裤的言语表达)!”而小丽一般都是左耳进右耳出。为什么呀?小丽的内心世界是这样的:老妈又开始啰嗦了!穿上秋裤不美丽了!我没觉得冷啊,干嘛穿秋裤!(小丽并没有穿秋裤的行为结果)
如果我们小小分析一下,则会发现妈妈选错了言语表达方式(该穿秋裤了为图2-2中指令类,意在引发行动,即为指令输入关系),最后导致的结果是小丽不穿秋裤,而且关键是还嫌弃妈妈唠叨,以后再唠叨还是不听。妈妈的话则变成了“坏”的。如果要选择口头承诺关系,显然更不适用。如果选择抒情关系和信息传递关系呢?
让我们采用“开始你的表演四步走”来试一试:
1、厘清目的:关心女儿,怕女儿冻着,适当添加衣物。(so easy)
2、定位关系:母女关系 (so easy)
3、选择关系:信息传递or抒发感情 (not so easy)
4、用心措辞:(not so easy)
信息传递——小丽呀,今天我看了下天气预报,最低气温零下10度,最高0度,风力5-6级。
抒发感情——小丽呀,我刚才没穿秋裤没穿羽绒服去早市20分钟,感觉整个人都被吹傻了,全身现在都冻得没有知觉了,再出去我得穿棉裤,穿上最厚的羽绒服!(仅仅为小编示范,相信你能措辞的更好。)
如果你是小丽,听了这样的话会是怎样?妈妈能达到真正的目的吗?如果是男女朋友关系,如果是父子关系,如果是上下属关系,如果是......选择的神秘关系和措辞也是不一样的,因为想要达成的目的本不一样嘛~
上面是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的“表演”,如果另外一个人换成你自己也是一样的情况哦。
这就是你的言语一出,就会引发不同的行为结果。如果想做到言行合一(包括自己对自己和自己对别人),在言语一出之前可是要好好思考一番呀!
也许有的人会说,你这四步走是真心麻烦,如果不理智又控制不了情绪,之前的习惯又改不了怎么办啊?反问,长此以往,是不是变成了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的唠叨妈或钉子中的小男孩?是不是唠叨了别人,一点效果都没有反而纠结了自己?是不是伤害了别人,无法抚平又孤立了自己?如果你不想这样,你可以试试钉钉子,你也更可以试试停下来稍微想一想,“开始你的表演四步走”——
厘清目的、定位关系、选择(神秘)关系和用心措辞!
期待稍微的想一想,可以让你的表演打动人心,并引发如你所愿的行为。
期待稍微的想一想,可以让你的话语一言既出,并带来驷马难追的效果。
期待稍微的想一想,可以让你的言语更加神秘,并怀抱言行合一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