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100本书:《穷查理宝典》作者彼得·考夫曼。
一、总体概述
《穷查理宝典》,是由美国作家彼得·考夫曼撰写得,完整收录了查理·芒格的个人传记与投资哲学,以及过去20年来芒格主要的公开演讲和媒体访谈。
查理·芒格,出生于1924年,他是巴菲特的导师与人生合伙人,当今最伟大的投资思想家,全球第五大上市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副主席,该公司51年间19.2%年复合增长率的奇迹缔造者。毕业于哈佛大学法学院,先后做过律师、房地产开发、私募投资等工作,均成就非凡。
二、主要内容
首先对查理·芒格的生平做了简略的介绍,在年幼时间,查理·芒格就在巴菲特祖父家的工作过。在他的成长期,他经历30年代经济危机、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他大学攻读了数学和物理学,期间又因为参加美国军官培养计划,他又专攻热自然科学、工程学、力学和气象学,二战结束后,他又在哈佛大学攻读法律。之后,涉足房地产业、成立律师事务所以及成立投资公司。
通过芒格的生活、学习和决策方法、查理的即席谈话和查理十一讲,比如在哈佛学校毕业典礼上的演讲等,来传达查理的普世智慧和投资哲学。
三、重要论述
1.跨学科学习与多元思维模型
查理不会对一家公司的财务信息进行肤浅的独立评估,而是对他打算要投资的公司的内部经营状况及其所处的、更大的整体“生态系统”作出全面的分析。他将他用来作出这种评估的工具称为“多元思维模型”。
有句谚语:“在手里拿着铁锤的人看来,世界就像一颗钉子。”,这就是铁锤人倾向。大多数人都只使用学过的一个学科的思维模型,比如说经济学,试图用一种方法来解决所有问题。
纠正锤子倾向有一个对策,如果一个人拥有多学科技能,也就是说,在掌握多种工具后,将会限制由于锤子倾向带来的认知倾向度。
查理的投资方法和大多数投资者所用的较为粗陋的系统完全不同。查理不会对一家公司的财务信息进行肤浅的独立评估,而是对他打算要投资的公司的内部经营状况及其所处的、更大的整体“生态系统”作出全面的分析。他将他用来作出这种评估的工具称为“多元思维模型”。
通过柔和许多来自各个传统学科的分析工具、方法和公式,对打算投资的公司的内部经营状况及其所处的、更大的整体生态系统作出全面分析。他的模型提供的分析结构使得他能把纷繁复杂的投资问题简化为一些清楚的基本要素。
这些模型中的例子包括工程学的冗余备份模型、数学的复利模型、物理和化学的临界点、倾覆力矩、自我催化模型、生物学的现代达尔文综合模型以及心理学的认知误判模型。
通过学习、掌握和应用各个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来观察和分析所遇到的问题,为的是更全面和系统地做出分析结论来指导最终的行为。 掌握多个学科的重要知识和理论,并且在分析问题的时候把综合运用,这样能把问题看的全面。
在多元学科合理组织的基础上,学习这些知识就成为一项强制性的任务:(1)跨学科知识学习中必须要进行归因;(2)必须偏向于最基本的解释。
2.能力圈
明确自己的能力圈,并且不断扩展自己的能力圈。无论是工作还是投资,在能力圈内你才有胜算。
你们必须弄清楚自己的优势在哪里,必须在自己的能力圈之内竞争。
3.逆向思考
查理思考问题总是从逆向开始。如果要明白人生如何才能得到幸福,查理首先会研究人生如何才能变得痛苦;
查理一般会先注意应该避免什么,也就是说,先弄清楚应该别做什么事情,然后才会考虑接下来要采取的行动。“我只想知道我将来会死在什么地方,这样我就可以永远不去那里啦。”这是查理很喜欢的一句妙语。
凯恩斯:“介绍新观念倒不是很难,难的是清除那些旧观念。”
马克·吐温:“让我们陷入困境的不是无知,而是看似正确的错误论断。”
查理·芒格:“哪年你没有破坏一个你最爱的观念,那么你这年就白过了。”
4.检查清单
查理的四种检查清单:双规分析、投资和决策检查清单、超级简单的普通观念、基于心理学的倾向。
什么是双轨分析?
查理说:“从个人的角度来讲,我已经养成了使用双轨分析的习惯。首先,理性地看,哪些因素真正控制了涉及的利益;其次,当大脑处于潜意识状态时,有哪些潜意识因素会使大脑自动以各种方式形成虽然有用但往往失灵的结论?前一种做法是理性分析法——就是你在打桥牌时所用的方法,认准真正的利益,找对真正的机会,等等。后一种做法是评估那些造成潜意识结论——大多数是错误的——的心理因素。”
5.终身学习
查理芒格:我这辈子从来没有见过哪个有智慧的人不是每天都读书,一个都没有,巴菲特和我的阅读量可能会让你惊讶。
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来自各行各业的聪明人)没有不每天阅读的——没有,一个都没有。沃伦读书之多,我读书之多,可能会让你感到吃惊。我的孩子们都笑话我。他们觉得我是一本长了两条腿的书。
我们看很多书。我认识的聪明人没有不看很多书的。但光看书还不够:你必须拥有一种能够掌握思想和做合理事情的性格。大多数人无法掌握正确的思想,或者不知道该怎么应用它们。
查理养成了一种异常罕见的性格——愿意甚至渴望去证实和承认他自己的错误。
6.人类误判心理学
早在基督出生之前几个世纪,德摩斯梯尼就曾经说过:“一个人想要什么,就会相信什么。”
诺贝尔奖得主理查德费曼下面这句话很好地概括了这些物理学家的心态:“首要的原则是你必须别欺骗自己,因为自己是最好骗的人。”
人类误判心理学总结了如下倾向:
一、 奖励和惩罚 超级反应倾向
二、 喜欢/热爱倾向
三、 讨厌/憎恶倾向
四、 避免怀疑倾向
五、 避免不一致性倾向
六、 好奇心倾向
七、 康德式公平倾向
八、 艳羡/妒忌倾向
九、 回馈倾向
十、 受简单联想影响的倾向
十一、 简单的、避免痛苦的心理否认
十二、 自视过高的倾向
十三、 过度乐观的倾向
十四、 被剥夺超级反应倾向
十五、 社会认同倾向
十六、 对比错误反应倾向
十七、 压力影响倾向
十八、 错误衡量易得性倾向
十九、 不用就忘倾向
二十、 化学物质错误影响倾向
二十一、 衰老-错误影响倾向
二十二、 权威-错误影响倾向
二十三、 废话倾向
二十四、 重视理由倾向
二十五、 Lollapalooza倾向—数种心理倾向共同作用造成极端后果的倾向
7.求知欲
你需要在很长很长的时间内拥有大量的求知欲望。 你必须有浓厚的兴趣去弄明白正在发生的事情背后的原因。如果你能够长期保持这种心态,你关注现实的能力将会逐渐得到提高。
爱因斯坦说他那些成功的理论来自“好奇、专注、毅力和自省”。
在这里出现的引语、谈话和演讲均源自老派的美国中西部价值观,查理正是以这种价值观闻名的:活到老学到老,对知识抱有好奇心,遇事冷静镇定,不心生妒忌和仇恨,言出必行,能从别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有毅力恒心,拥有客观的态度,愿意检验自己的信念等等。
8.你对年轻人有什么人生建议吗?
每天起床的时候,争取变得比你从前更聪明一点。认真地、出色地完成你的任务。慢慢地,你会有所进步,但这种进步不一定很快。但你这样能够为快速进步打好基础……每天慢慢向前挪一点。到最后——如果你足够长寿的话——像大多数人那样,你将会得到你应得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