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茂今年四十有三,本科学历,人又长得齐整。按说,他这样的条件,找个般配的媳妇也不难。可他为何,至今仍是孤身一人,走在大街小巷总是遭乡人背后议论?
二十年前,大学生可是稀缺又受人欢迎,不比如今满大街都是,找工作那更是不用愁。大茂呢,大学毕业后,就跑南方大都市进公司。家里人觉得考公务员稳妥,离家近又旱涝保收。各种施压加苦口婆心劝说,无效后也不再管他,由他去折腾。
见到他的人都说,他长得像大歌星陈百强。他身材高挑略偏瘦,自打有人说他长得像陈百强后,无论是发型还是说话,都刻意模仿陈百强。没事时,还特意喜欢哼唱几首自己偶像的歌,时间长了还真唱得不错。比如最爱的《偏偏喜欢你》,在公司举行的各种文艺晚会上,他唱的这首歌都是用来压轴岀场的。
学历高又有才,大茂成了领导身边红人。他工作踏实肯干,有着农村娃特有的吃苦耐劳精神。没多久,他就升职加薪。不用说,他自也很受公司女性欢迎。特别是未婚女性,暗地里在打听他的私事,比如是否有对象,喜欢穿什么、吃什么之类的。走在公司各处,总是有年轻女性,与他不期然而遇。
聪明的大茂,当然是知道为什么。本就心性孤傲的他,眼光变得更清高,认为自己是人中龙凤,万里挑一的美男子。随着他心态转变的,就是他对人的态度。以前见人三分礼,总会笑着喊上人一句,就是一起共事也会平等待人,口碑着实不错。
走路眉眼上翘,即便是遇到相识,也假装没看见。起初,相识熟人也会主动问候,大茂呢不是正忙着,就是不声不响当没看见一样的。时间久了,次数多了,大茂的人设变得高冷无情,昔日的朋友,总结说大茂见利忘义,看不上这些老伙伴。人的心,也就这样走着走着,疏远了……
大茂,你怎么会变得这样?挚友发岀内心久憋的一问,做为同乡加同学,还是希望大茂获得广大人民欢迎的。你不懂,他们这些人认知太低,格局又小,庸俗!庸俗!实在是太庸俗!大茂脱口而出的话,打击到了他的挚友,他喃喃自语:我不懂,那我也是你眼里认知低,格局小的庸俗人。边说边走,神情很悲伤。本想安慰几句,大茂转念一想自己怎么可以放低身段,为这样小事去影响自己形象。
挚友伤心离去,回到家乡从零起步,学修车学管理。经过几年的努力,竟然开个规模不小的汽修厂。大茂职位难挪,顶头上司不升不走,他是没什么机会的。有人说,他要是会做人,大老板来公司探查民意时,大伙儿为他说说好话,升职加薪肯定不难。大茂自恃条件优越,几年间换女友接连不断。老父母催婚的电话,是隔一段时间又打来,隔一段时间又打来。
不堪其扰的大茂,搪塞几句后,不是说工作忙就是说来客人了。“啪嗒”挂断电话后,左思右想自己这么帅气,资本也不少,总不能在这里呆一辈子吧。果断离职后,大茂做了个让同事亲友大跌眼镜的决定。
大茂突发奇想,决定回老家投资养鸡种田。他也不是没准备,动手之前四处考察,家乡那些农业能手,他都登门拜访请教。一番考察下来,对于他一个在外拿高薪的大学生来说,没几人乐见其成。其中不乏真心实意劝说,更多的是嘲讽他轻率无知。父母亲友极力反对,供他读书,不就是希望他跳出农门有出息吗?倒是政府支持,鼓励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创业。
大茂还是很坚强的,外人的说法始终无法动摇他的决定。这是他的优点。如果大茂是一心扑在事业上,专注于做好养鸡种田,那么假以时日,也是会有收获的。别人不知道的是,大茂一次回老家,见到当初的挚友如今汽修厂越干越红火。将近十年,买车买房实现人生梦想。再回头看自己,当初在公司比挚友风光无数倍,混得比他好多了。现如今却是翻个样,天上地下没法比。
受刺激的大茂,无法接受活得不如挚友。打听到搞农业还有补贴,销路又不用愁的情况下,大茂投入所有积蓄,准备大展身手,好好挣大钱。当然,没有哪个行业可以轻松成功,只有沉下心去努力,弄懂弄透它才可能有发展。这本是个很浅显的道理,大茂也是农村走出来的,岂有不明白之理?
或许是初心不纯,只是为了把挚友比下去。大茂并没有把心思,主要放在如何做好种植养殖上。除了过硬技术与经验,农业还得靠天吃饭。这一年年尾,雨水比往年多,许多农作物沤烂在地,鸡也染瘟存活率极低。大茂辛苦一年,血本无归,倒欠下做事民工几万工钱。
风言风语也如连绵不绝的雨水,浇得大茂全身湿透。冷了他的身子,也彻底冰冷了他火热的心。他变得极度不自信,每做什么都要预先征求询问下,是不是这样做?我这样对不对?父母见他这个样,伤心又伤神。请了附近仙姑神婆来看,统说他流年不利,应该行事低调点。
大茂又被催婚,他已三十好几了。在农村同他年纪的,孩子都上小学好几年。一次,大茂父母亲大发雷霆,扯着嗓门说大茂。邻居们不知内情,纷纷围上来探闲事。原来大茂尿性不改,老是嫌人这嫌人那,还要求女方学历要与自己匹配。现实点说,在农村先不论人家同意不同意,光找到符合他要求的,就不大可能有。
如果大茂放低姿态,真心待人,成就一番美满姻缘,也并非不可。岁月蹉跎,时光它也不等人,大茂兜兜转转到了四十多岁。说到婚姻,他早已没了当初的挑三拣四,睥睨一切的心态。
大茂自创业失败后,一蹶不振。不管家人怎样说,他就是每天穿戴整齐,在村里各处逛逛。他人还没老,心却同村里七老八十的人一样,只管吃饱饭后岀去晒太阳,与人一起唠唠嗑。
“努力读书,别像大茂叔一样没出息!”村人用来教育孩子,总是拿大茂当典型。
“大茂叔不也读大学了,现在有出息了?”聪明的孩子懂得反驳,往往被说得无言以对,只好埋怨:
“这个大茂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