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食物

番薯,又叫红薯、地瓜。好种易活,有多种吃法。

初秋是番薯收获的季节。村子里种出来的番薯有两种,一种是红心的,一种是白心的。

红心的水分多一点,也更甜。小孩们洗一个当水果啃,大人也会在番薯地里嚼一个补充水分。生吃最甜的品种叫“五十功”。

红心薯最好是烤着吃。做晚饭时,在柴火灶里丢进去两个,吃完了饭再扒拉出来。外皮焦黑,里边金黄。掰开时一股热气直冲上来。热乎乎,甜丝丝,在寒冷的冬天吃一个烤红薯是很暖心的事。

烤红薯

但烤着吃麻烦。村里人吃得更多的是煮的白心薯。大铁锅,半锅水,十几个红薯。煮熟了稍微晾一下,口感紧致,很饱肚子。第二天喝粥时还可以吃上一两只,有力气干活。小孩们玩累了当零食来吃,一只管饱。

不过煮的番薯很干,吃多了“烧心”,也容易噎着。所以最普遍的吃法就是去皮、切滚刀块、扔进水里加米煮成番薯粥,又好吃又经饿。


红薯高产,收了一下子吃不完,可以做成红薯干。

村里人的做法和现在普遍的做法不一样。去皮切成大块,隔水蒸得半熟。这时火候很重要,太熟就会软烂没有粘性,根本拿不起来。太生晒好后则会过硬,难嚼。

蒸好稍微冷却,就一块一块摊在太阳底下去暴晒。用筛子、布或洗干净的蛇皮袋当做垫子。红薯的水分慢慢蒸发,最后卷成一小块。晒干了收进来,用蛇皮袋装好存放在家里,也有人会放在洗干净的大油漆桶里。

这时的红薯干就可以吃了。非常有嚼劲。糖分都保留下来了,吃起来甜味更明显。因为是半熟的,不太好消化。吃的人也要有好牙口。半个手掌大的一块番薯干,也可以吃上四五分钟。有时塞一块给没牙的小孩子,让ta慢慢用嘴巴去磨,可以磨一整个上午呢。

我牙口好,最喜欢吃这个,甚至还研究出一种新的吃法。煮粥的时候,把它扔下去同煮,既能保有嚼劲又比较软,吃多了不至于哽得慌。

炸好的红薯干

快过年时,村里人把晒好的红薯干再放到大锅里边炸。半锅油,一蛇皮袋番薯干依次放进去,炸至金黄。当然,如果炸的时间过长,颜色发黑,吃起来就有点苦。这样炸好的番薯干,只要注意防潮,可以保存很久,是一年的吃食。隔三差五,小孩就抓一把,咬起来嘎嘣响。过去大家穷,但都好客,瓜子花生只有过年那阵子才有。平常的日子,如果突然来客,有了番薯干,也不至于招待不周。有年轻人年头外出打工,年尾才能回家的,临走时也会带走一些,偶尔尝尝,就是家乡的味道了。


实在吃不完,村里人还喜欢把红薯制成红薯粉。做红薯粉非常复杂,我只隐约看过女人们在村中心的空地上,用大浴盆使劲搓洗的情景。

红薯洗净去皮后要切成很小的块,然后用手不断揉搓,使之越来越小。反复几次,挤出淀粉,再沉淀,晒干,变成红薯淀粉。村里人称这件事为“洗番薯粉”。

红薯粉用途很多。做辣椒炒肉时抓一点反复捏肉,炒出来特别滑嫩,口感比生粉润滑。做荠菜糊糊时撒一点,一口气能喝下一大碗菜汤。

红薯粉最棒的就是拿来做芋饺。大部分人吃饺子都是用面粉做的,村里人说吃饺子,那一定是芋饺。

选择软糯易烂的小芋仔带皮煮熟,趁热剥了捣烂,和红薯粉兑在一起捏制成饺子皮,再加馅做好,就是芋饺了。口感润滑有韧劲,颜色偏暗玉色。

芋饺是家乡人做酒席必不可少的一道菜,一般放在最后才上。男女老少去吃酒,一定要等到芋饺上了,热滚滚地吃上三两个,才会心满意足地吃完这场酒席。村里人手工制作,饺子个头比较大,八九个就满一盘了。于是我总去厨房自己装一碗,吃个过瘾。

卖的小芋饺

市面上很少有专门卖芋头饺子的,有时在一些卖鸭头的店里边才可以吃到。今年听大姐说,现在家里的市场上也可以买到了,非常小,一口一个,一个5毛钱。


红薯叶子和小的茎秆也是可以吃的。小茎的表皮吃起来带丝,所以要撕掉。撕下来是一层膜,剩下的是淡青色的嫩茎,摘点小米椒,炒得辣辣的,红红绿绿,脆脆的,是夏日配粥的小菜。

红薯叶子炒过以后颜色碧,汤汁浓,味重像苋菜。我觉得比空心菜好吃。番薯叶是夏天村里人饭桌上的常客。我家前院就种了一些红薯,妈妈边做菜边喊我去摘点红薯叶。我就拿个小脸盆,在菜地里东挑西选。热气一浪一浪,红薯叶子却还精神得很。


过完年,二三月间,天还比较冷。连续下几天雨,就是扦插红薯的好时机了。一根红薯长藤可以截成两三段。村里人一担一担地挑到地里去插。湿润的春雨让红薯快速生根。

到了初夏,新插的红薯就已经长得很茂盛,需要去“翻一翻”了。所谓的“翻”,就是把红薯藤拉起来,弄断小根,保证主根的营养才能长大红薯。要在杂乱的藤蔓里找到红薯根部,一点点理顺藤,然后把它整个翻过去。做这个活一偷懒就被发现,因为番薯叶的背面是浅灰色的。没翻过的红薯地呈青色,翻过以后就变成浅灰色了。

番薯从种下去到收获至少要翻3到4次。小时候我很喜欢干这活,每次翻完一小块地就很有成就感,好像心情也被整理好了一样。


在我出生前饥荒的年代,红薯是很多人的救命粮。现在村里人种地的很少,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多,红薯虽然还有人种,但原来家家户户必备的红薯干红薯粉已经很少有人制作了。我已经很多年没有吃过纯正的红薯干了。

现在村里的小孩饿了,大人也不会拿两个煮好的红薯给他,而是给两块钱,让他去村里的小店买一块塑料袋包装好的面包。其实那面包基本是坏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莫名地,有些食物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也是童年的味道。 小米粥+炒鸡蛋。在我上小学的时候,经常和奶奶在一块吃饭。奶奶胃...
    良辰孤往阅读 1,222评论 0 0
  • 作者:袁淑筠 01 说起番薯之王,广佛街坊都说灶岗村的“双皮黄”番薯当之无愧。[1-3,7-9] ...
    S筠阅读 5,586评论 0 1
  • 越来越觉得中国古诗词曲的精妙和正确。 伟大的作品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的。 当然英文也肯定有它的美妙之处,但首先你得精...
    林Carols阅读 11,351评论 0 1
  • 我想要都没得到,这就是我努力的理由。 亲爱的朋友,你努力的理由是什么呢?在这个世界里,每个人都有自己努力的理由。 ...
    欧阳天雪阅读 3,582评论 1 3
  • 闲度阴楣窥鸟翔, 忽思原改旧时光。 物在胜前人嘘骨, 书于牖后飒沾凉。 寒筋移渐秋风色, 阳腹随逐冬意霜。 自问岁...
    南山青阅读 3,892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