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喜欢北大才女赵婕说过的一段话:“我钦佩一种父母,她们在孩子年幼时给予强烈的亲密,又在孩子长大后学会放手,照顾和分离都是父母在孩子身上必须完成的任务。
亲子关系不是一种恒久的占有,而是生命中一场深厚的缘分,我们既不能使孩子感到童年贫瘠,又不能让孩子觉得成年窒息。做父母,是一场心胸和智慧的远行。
那么,我们怎么做,才可以杜绝那些不由自主的控制?
1.随时放手,相信孩子可以做
基本上,孩子两岁后,自我意识萌芽,他会特别喜欢自己动手,想自己吃饭,想自己喝水,想自己穿衣服,穿鞋子……
父母千万不要压制孩子这些欲望,试着在有大人看管的情况下,顺应孩子的需要让他自己去尝试吧!如果他想自己吃饭,那就把碗和勺子给他,脏有什么关系呢,孩子能有机会锻炼不是更重要吗?
2.安排孩子去做他力所能及的事
“宝宝,去帮爸爸把拖鞋拿过来”“去帮妈妈搬个小凳子””给奶奶倒杯水”等等,安排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小事,并给予他赞扬。在这些过程中,孩子逐渐找到快乐感和成就感,他会慢慢懂得帮助别人这个概念,也会懂得某些责任。
3.勇于纠正隔代老人的不放手
不敢放手孩子的可能是妈妈,也可能是爸爸,更有可能的是孩子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大多老人都会受不了爱孙承受任何的小磨难,什么都想帮孩子打理好,也不让孩子受丁点委屈。
当出现这种情况,父母应勇于指正老人不当的养育方式,因这些关乎孩子一生,整个家庭人员应要经常沟通,尽量保持统一的理念和态度来教育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