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何心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冯莹莹老师的组织下,我们工作室成员进行了集体线上学习。学习课程是王蔷教授关于“双减、双新背景下,初、高中课程标准一体化解读及实施培训会”,王蔷老师从初、高中《课程标准》分析,进行课标一体化思考。通过学习,我明确了初、高中学科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及课程实施建议方面的内在逻辑关系及进阶发展,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更有效地实施新课程、新教材、新教学和新评价,做好初中高中教学衔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可持续发展。
学习英语不止是学习一门语言,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用另一种视角看世界,增强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认同,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文化自信与民族自信。作为一名乡村英语教师,语言教育的背后要有文化输入,在引导学生学习他国语言的同时,灌输文化背景,使学生了解中外文化差异,客观地去评价异同,但一定要渗透爱国主义情怀,让学生感受我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帮助学生树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教师是教学工作的重要抓手,英语课是英语教师的有效载体,因此,作为英语老师,要努力上好每一节英语课。在课上,要有真情交流和真实情感,而不是敷衍了事走个流程。如何打造魅力英语课呢?我个人认为从精心选题材、细心写教案、潜心做研究入手。潜心做研究方面,英语老师可以建立制度,比如奖励制度,学生对比中西方文化差异,及时写下心得体会,可以奖励学生书籍等有意义的、学生感兴趣的物品来激发学生积极性。
在讲授人教版九年级英语第5单元What are the shirts made of?SectionA 3a时,作者在美国商店很少找到美国自制的产品,而大多是中国制造,尤其美国的国旗都是中国制造。对于课文内容,可以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同样在讲授Section 2b文章时,了解中国传统三样物品,孔明灯、剪纸、陶艺品,学生通过学习文章,学习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在讲授11单元Sad movies make me cry时,了解到二胡演奏者阿炳悲哀的生活经历,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阿炳所在的时代背景,在感受悲伤美的同时反思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性,树立发展为祖国发展添砖加瓦的决心。我相信只要用心挖掘教材,爱护学生、引导学生、教育学生,学生能在每一节课堂上感受到英语老师的用心,师生共同探讨中外文化异同,吸取精华,抛除糟糠,久而久之,捣乱的人数少了,班级纪律、学习氛围越来越好。无论是英语课还是其他课,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倾注爱与民主,会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滋润学生的心田。
英语教学有语言无文化,这句话我深有感触。英语教育不就是要通过语言素材展现文化生活,滋润学生的心田吗?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是独特的人,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作为英语教师,更应该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发展,设置可操作性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可持续发展。创设课堂主题氛围,让学生在感悟中成长。
上午收获满满,在王老师的讲解中我深入了解了初、高中课程标准。在今后的班级教学中,我要及时做好记录与反思,逐步建立起自己的特色,不断完善建立教师的四大资料库—教案、课件、视频、素材。教育应细水长流,精准有力量。
2022.8.20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