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题目是有感于看到很多人有写作和表达的愿望,但要么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有限,说的话让人莫名其妙,语言文字本身就歧义很多,让读者不能明了他想表达的核心思想。要么是在语言上故弄玄虚,有意使用一些艰难晦涩的词语,使很多读者不能明了作者的意图。当然可能还有一些原因是:“道可道,非常道“,能够被说清楚的道理就已经不是真正核心的道理了,又或者是核心的道理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只能靠“悟“,大家心领神会,心照不宣即可。
那么抛开宇宙天地的至理大道不谈,大多数人要讲的其实还是小道理,是组成大道理的无数部分之一,是向至理大道迈进的无数个脚步之一,这样的小道理应该是可以说得清道得明的。所以我觉得写作不要故弄玄虚,要好好说话,不论是深刻的道理还是浅显的道理,都要想办法用清晰明了的语言表达清楚,能把大道理用人人都能明白的语言说清楚,这是大本事,大道至简,能把大道理说清楚,可能也说明自己对道理理解得很透彻了,能够抓住它的核心和关键了,才能用简单的语言、浅显的例子来说明一个道理,来表述一件事情。
这时候就会面临一个问题:怎样就叫能看懂了?这个标准怎么来定?能看懂当然不能指所有人都看得懂,应该是有一个范围限定的,比如职业范围,一篇文章就是写给某个行业的业内人士看的,中间必然使用一些行业内大家都心知肚明的基础性词汇,这些词汇对外行来说就像看天书,但对内行就是很普通的基础语汇。就像我昨天看到的一篇微信文章,文中这样写:两个人不能走的太近,太近就像小二度,会冲突;也不能离太远,太远就像纯八度,空旷无物。最好是纯四纯五,平淡协和,但这不好把握,稍不注意就变增四减五了,紧张的喘不上气,吵一架,要么解决到更近的大三,要么解决到更远的小六……二人世界,总有一种音程可以描述的。 看见这个,我只想说我愿意做你的K46。(如此专业,估计这么美的情书,只有音乐专业的人能看懂!)这里讲到什么小二度、纯八度、紧张、和谐、解决等专业词汇,这些词汇对局外人来书是非常陌生和晦涩难懂的,看起来完全像天书,不知所云,但对于学习音乐专业的人,这就是基础词汇,这些词汇和理论是在一开始的入门教材《基本乐理》中就要学到的,并不是高深复杂的东西。
另一个范围应该是年龄范围,比如即使用最为简单基础的常规性词汇,给幼儿园的孩子或者没有上过学读过书的文盲看,还是非常艰难。讲励志、学习方法的文字更适合给青年和中年人看,讲健康和养生的文字中老年人就相对更感兴趣些。同样是数学书,必须有面向不同年龄,不同年级的各种层次的限定,同一个公式,学习层次不同,年级不同,基础不同,对公式的运用和扩展练习就会有很大差异。
所以写作要注意两点∶一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一件事、一个道理讲清楚,让读者能看明白。晦涩拗口的词汇除了能彰显作者的学识渊博,对读者理解文字的内涵并没有多大的帮助,非使用一些冷僻晦涩的词汇和典故就不能说清楚自己想法的情况其实并不多见。二是尽量少用专业词汇,避免自说自话的清高,道理就像金字塔,底下各行各业各有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一套自己的表述方法,但越是向上,道理就越少,其实宇宙人生核心的道理不多,这些道理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把这些道理想清楚讲透彻,有很多问题就不成为问题了。所以写作要从表面向核心挖掘,从现象看到本质,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将纷繁杂乱的表面现象将清楚,能从乱像中看到本质是本事,能用容易被更多人看懂的语言将乱像讲清楚更是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