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灵就职于当地著名私立中学,是一名语文老师,今年带初一,兼班主任。
初一的孩子开始叛逆又是敏感期,要带好实在得多下苦功。张老师有天无意间听到一件事,自己班上几个女同学在商量准备,本周回家向父母倾诉,要去公安局控告班上某男同学性骚扰。
听完消息后的张老师吓了一大跳,如果事件真发生了,不管如何对男生产生的影响轻则有心理障碍,重则背负骂名毁了一生。
张老师开始打听事情的来龙去脉。原来男孩子在班上很是好动,尤其喜欢女孩子一起玩,时不时拉拉辫子,在肩上拍一下,在背上戳一戳,还会捏下脸蛋,打下腰部。
男生有时还会碰到身体的敏感部位,女生非常反感。于是他们一商量,决定告性骚扰。
张老师还了解到,该男生不只是对女生有同有相同的动作,对男生也一视同仁。他只是因为男女差异,在发育方面比女生晚些。
男生在性意识方面,还很薄弱,他没有意识到现在已经有性别差异,需要保持距离的阶段,还像小学那样,喜欢谁就可以拉拉手,抱一下。
他真的只是喜欢,并无恶意。
而此时女生发育的比男生早,已经有男女有别的意思,但对异性却是朦胧又激进,所以产生了要把公安局的想法。
真相大白后,张老师没有直接找女生,用“晓之以理”的方式把事情压下去,他必须要让女生自己意识到错误,从而放弃。所以,他思考了一个晚上,想到了一种迂回的方式。
张老师利用本周的一次班会课,特意将“青春期,异性对身体的碰触算不算性骚扰”为主题开展一次讨论。
经过将近半小时的激烈讨论后,大部分同学达成了共同的思想,认为这只是对方表示友好的一种方式,可能由于操作不当,并不能构成骚扰。
张老师肯定了这几位同学的回答,又特意叫了那几个准备回家控诉的女同学发表看法。
经过半小时的讨论,鉴于大多数同学都认为够不成“骚扰”,女生的心理也发生了变化,推翻了之前的想法,认为这算不上“性骚扰”。
一切尽在掌握中。
张老师这一招用得非常棒,她利用班级多数人的看法,让外界给女孩施压,再利用“从众”心理,打破心理防线,扭转观念,从而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张老师表扬了他们,同时引入男女性别概念,让青春期的孩子正视性别的存在,异性也要保持一定距离。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社交距离”,也叫“安全距离”,当数值小于这个距离,则过于亲近,让人产生压力。
所以在平时动作上,言行举止方面要多加注意,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但性别之差也没那么可怕,没必要将他人的无心之为,当成重大案件上纲上线,将其严重化。
张老师无疑是聪明的,他担心直接找女生谈话会暴露某些人的隐私,引起女生的不适。
更怕女生以为他在为男生开脱,也担心表面上对老师赞同,背地里却不服。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青春期的孩子在情绪上,还需加强管理,特别是叛逆时期,不能用强硬的手段硬掰回来,而是让他知错,自己回头。
男生可能还不知道,老师在无形中,为他化解了矛盾与尴尬,给他解除了这么大的警报。更重要的是,解救了他的人生。
事件一旦发生,他必将接受询问,他不明白无意中闯了这么大的祸。在对人格的建立尚未稳定的孩子,很容易从此改变性格,形成心理创伤,从而改变孩子的一生。
张老师不仅教孩子学习知识,更教会了孩子做人,他明白十二三岁的年纪,是人生道路上形成人格的最重要的阶段。他不能看着任何一个孩子出事。
遇上这样的老师无疑是幸运的,在物欲横流的社会,在分数至上的学校,还有老师关心学生心理上的健康成长,更是难能可贵。
为张老师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