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省委吹响"奋勇争先、再上台阶"的冲锋号角,恰似春雷激荡八闽大地。基层干部作为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当以"弄潮儿向涛头立"的胆识气魄,在服务大局中找准坐标,在攻坚克难中彰显担当,在服务群众中践行初心,让"排头兵"的旗帜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一、鼓足"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闯劲,在思想破冰中找准方位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基层干部要始终胸怀"国之大者",把工作放到全省发展大局中谋划推进。在闽西革命老区,基层干部深挖红色资源富矿,打造"红色+旅游""红色+研学"产业链,让红色基因转化为发展动能;在闽东山海画廊,驻村干部带领群众探索"定制茶园"模式,实现茶叶价格翻两番。实践证明,唯有跳出"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把本地发展融入全省"一盘棋",方能在服务大局中实现自我突破。这需要基层干部吃透政策导向,把握发展规律,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重点领域找准突破口,既为一域争光,更为全局添彩。
二、铆足"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拼劲,在攻坚克难中锤炼本领
基层是矛盾问题的交汇点,也是能力提升的练兵场。面对征地拆迁中的"硬骨头",福州某街道干部创新"阳光征迁"五步工作法,用政策温度融化群众心结;面对疫情防控大考,厦门社区工作者首创"网格化+大数据"防控体系,筑起守护生命的安全屏障。这些生动实践启示我们,攻坚克难是检验干部的试金石。当前,推进共同富裕面临利益调整的深水区,产业升级遭遇转型阵痛期,更需要基层干部发扬斗争精神,在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中练就"宽肩膀""真本领"。
三、永葆"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韧劲,在为民服务中践行初心
"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在宁德下党乡,党员干部三十年如一日带领群众修路兴业,把"地僻人难到"的山乡变成"人来人往"的网红打卡地;在泉州晋江,社区工作者创建"厝边议事厅",让群众从社会治理的旁观者变成参与者。这些鲜活案例印证:群众满意是检验工作的最高标准。新时代基层干部要常走田间地头,勤坐群众炕头,用心用情解决"急难愁盼",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当前,尤其要聚焦"一老一小"、就业增收等民生关切,把惠民政策落实落细,让群众笑脸成为最美风景。
潮涌八闽催人进,风正扬帆正当时。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基层干部当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在服务大局中勇挑重担,在改革攻坚中敢为人先,在为民造福中践行初心,用实干实绩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精彩答卷。让我们以"排头兵"的姿态、"领头雁"的担当,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交出优异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