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David J.Wallin的《心理治疗中的依恋》,这是一本系统介绍依恋理论,以及如何将依恋理论应用于心理治疗实践的书。
本文主要就幼儿期的记忆这一内容分享一下这本书上的观点和我自己的一些思考。
1、为什么你不记得三岁之前的事情?
当说“记得”是指能用语言叙述,是有情节的回忆。这类的记忆主要由大脑中海马负责。
大脑在海马的协助下记录下来的记忆才是是可以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这些记忆里面是有人物、时间、地点的,是可以诉说的记忆。
但是,海马在生命的第二年或第三年才开始发挥功能,所以,因为人的大脑功能的局限性,我们当然就回忆不起来3岁之前的事情。
另一方面,从语言的发展情况来看,大部分幼儿到了快三岁时,才能够流畅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要用语言来表达三岁前的记忆是很困难的。
那么三岁之前是不是就没有记忆呢?
2、三岁之前,我们记得什么?
除了海马之外,大脑中还有一个负责记忆的器官,那就是杏仁核。
杏仁核在人出生时就已经发育成熟,它记录的是人的内在世界的各种感觉和情绪,包括各种内脏器官(心脏、肺以及肠道等)带来的感觉,以及你所经历过的事情留给你的感受。
杏仁核在人出生时就开始发挥作用,意味着——
孩子出生之后,不会说话,但是他/她对这个世界将会有各种各样的情绪、体验。
这些无意识的记忆是“说”不出来的,但是它确实存在。
三岁之前,我们记得的是我们对那些经历过的事情的各种感受和情绪。
3、这些情绪和感受是什么呢?
这些知识主要分为两类:
一类是关于“我是谁”的知识,就是对自己的基本感受。比如:自己是可爱/不可爱的,我是快乐/不快乐的,我的身体是舒服的/不舒服的等等。
还有一类是关于与他人一起相处和自己相处的模式。这个模式会很大程度上会沿袭父母与其他人和他们自己的相处模式。
“说”不出来意味着,只能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就像你很难跟别人说怎样骑自行车,只能真的找一辆自行车来,像别人演示后,别人才能明白。
你心里是知道自己是什么样子的,但是无法描述。所以,我们觉得找一个懂自己的人真的好难。
你很难意识到自己是如何与自己与他人相处的。但是你会发现自己总是遇到类似的人,让自己陷入同样的困境。
这些知识奠定了一个人如何看待自己,如何与他人、与自己相处的基础,意味着我们每天自动就形成了对自己,对他人,对这个世界的看法。
如果我们之前的体验有问题,让我们对自己,对他人,对自己和他人的关系看法不好,那么就会影响自己的心理状态,而且不能通过学习更多知识来得到改变。
因为知识都是语言的,这跟这些体验不是一个体系的。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讲,三岁看大是真的。
4、对养育的启示
(1)想让孩子有不同的命运,先改变自己
孩子出生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要想办法让自己活下来。这是生物本能。那么,要活下来最主要的就是要适应养育着的行为模式,要最大程度上争取养育着最好的照顾。
所以,孩子会调动所有的力气去模仿父母,像父母一样看待周围的世界,与父母的行为模式一致。孩子的世界里只有父母,除了像父母,没别的选择。
因此,作为父母,如果想让孩子变得更好,首先是自己变了,孩子才能有变化。
没吃过猪肉,孩子真的不知道猪肉是啥味道。
这对于成年之前的孩子来说尤其明显,但并不是绝对的。人在成长过程中,还有可能会一些“意外”事件或重要他人,让他们有所改变,但是,这只能看运气。
(2)会表达的孩子,情绪调节能力更好。
杏仁核激起的人的情绪反应往往是失控、过度的。海马可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将情绪进行微调,让情绪反应更适合当时的情况。
举个例子:在海马没有发育或者丧失功能的时候,人看到蜷缩在小路上的蛇和蜷缩在动物园玻璃后的蛇会是一样害怕的反应,但是海马功能良好的人,就可以对这两种情况进行区分,人就会知道是没有必要害怕动物园里关着的蛇。
所以在调节情绪的时候,海马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而海马的功能是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各种体验。
在心理治疗中,治疗师总是会问:“你有什么感受?”正是尝试将来访者体验和大脑建立新的连接。
一个能够将自己的内心感受用语言清晰表达出来的人,意味着:
他对自己的感受是不带批判性的;
他能清楚地知道自己对周围事物和他自己的感受;
他不会长时间地陷入到某种情绪中;
他可以从旁观者的角度,检视自己的体验和想法,具有反省自己的能力
.........
情绪调节正是(1)能意识到并(2)接受自己的所有的感受,然后(3)用反省功能分析感受与事物之间的联系,再去指导行为。
一个能将自己的内心感受用语言清晰表达出来的人完全具备这三项能力。
所以,会表达的孩子,自然情绪调节能力就更好。
(3)关注并接纳孩子的感受,比什么都重要
三岁的孩子喊叫着:“妈妈,我恨你!”
有些妈妈就会觉得好委屈,然后指责孩子,“你凭什么恨我,我天天伺候你吃饭、穿衣……我付出了这么多,你居然这么说,你有没有良心……”
自然,孩子以后就不会,或者很少说恨妈妈了;或者,他会转而说很喜欢妈妈;再或者,会转一个很大的弯,孩子会认为自己是不好的,妈妈是好的……
人很聪明,总会想各种方法达成自己的目的。总之,最后的结果就是,在意识层面上,他是肯定不会有恨妈妈的感觉了。
但是,孩子并不是被妈妈“说服”了,而是他意识到这么说会危害到跟妈妈的关系,所以将这种感受排除在自己的觉知之外。
这种恨妈妈的感受就成了无意识的想法。连孩子自己都意识不到自己有恨妈妈这个想法。
因为这个想法没有被接受,也就失去了理解、处理的机会。所以,这个想法并不会就此消失,而是会通过他跟别人相处的过程中呈现出来。
很可能他会跟别人相处的过程中重复跟妈妈的模式。
比如,他觉得他是喜欢朋友的,也对对方很好,但是对方就是觉得讨厌他。
那些不被接纳的感受、想法、体验,正是以这样莫名其妙的方式影响人们的。
要打破这个模式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你足够信任这个朋友,能接受他的观点,二是这个朋友的观察足够准确。
朋友说,“哦,我发现,你表面上对我很好,但是,内心似乎对我有一些不满。”
他被这个准确的观察击中,而且知道这样并不会影响他和朋友的关系,他才能着手处理这种恨的感受。在这个过程中,是朋友先接受了这个恨,他才能意识到。
这个过程只能发生在足够安全的关系里。
一个人遇上一个“好人”,他对自己的感受,与自己、他人相处的方式会发生变化,将会变得更好。但是,这个真的看运气。
如果这个妈妈能在孩子说恨你的时候,就帮孩子理解、处理这种感受,尝试去接受孩子的恨,理解他说这个话的原因。就省去了后面的麻烦。
如果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就有足够宽容的接纳能力,将会从根本上减少孩子以后在自我认识、情绪调节、人际关系关系等方面的麻烦。
尽力关注并接纳孩子的感受和想法,这是一个什么时候做都不晚的事情。因为人和自己以及他人的相处模式在小时候已基本定型,但是这个模式是灵活的,可以调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