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第30篇,字数1537,累计字数(37920)。
日更可以很简单,一两百个字可以很快搞定,索索碎碎,叮咛几句,就完成任务。但是1000字以上难度值就直线上升了,如果每天倒逼着输出千字,难上加难。
刚开始日更的时候就听老师说,只要你努力坚持三个月以上,事情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我的千字日更快接近三个月了,变化大是没有,但绝对是有的。在这三个月里。也经历了很多事情。日更也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虽然日更的路很长,写作的路更长,但是三个月作为一个节点,我想做个小的回顾。
千字日更,首先改变的是自己的写作习惯
刚开始日更的时候非常费时。那天脑海有内容可写还是简单的。可是每次用我的手敲击的时候,时间流逝的速度太快。每次更完居然要三个来小时。这很不现实的,太不靠谱了。一天能有几个三小时应付日更啊!而且那天思维枯竭,再憋千字是极其痛苦的事情。
速度是日更的巨大障碍。之前朋友还说起从容小主每天更文的数量,听的我直咋舌。自己的渺小看不到他山的伟岸。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没有写作过的人还不知道真正写手的能量。我一天一千字算什么啊?还这么煎熬。
老师向我们推荐了许多助力日更的道具,比如有道云笔记。我刚开始试过,觉得自己完全不能适应口述的方式。自己脑细胞飞转的速度没那么快,脑海里不能流泻下心里所想的。我最后还是选择老老实实的敲击手机,一个个字慢慢敲,慢慢写。
这种速度完全会被淘汰的。首先对着手机太久,我的眼睛疲劳状态。我的脖子也越来越酸疼。导致我的大脑也出现了疲软状态。甚至有几次还写的眼花。特别哪天想睡觉的话,我还要坚持着在那里写。这种感觉太差了。写作应该是快乐的享受,而不是这样苦逼的煎熬,那是违背写作的初衷的。
所以我最终逼迫自己先适应写作软件,尝试着开始要改变我的写作方式。用口述的方式与自己的日更进行对接。
刚开始口述的时候还是有点别扭,经常停顿,嗯嗯啊啊,一堆乱七八糟的字弹出来了。慢慢地,我发现开始有点适应了。这个时候我要专注自己的精力,集中精神,说自己想说的话,整理好自己的思路。另外一个,在说之前先打一个腹稿或草稿,这样逻辑思维更强,更有步骤,能顺着这个腹稿非常流畅地把事情交代完。且不管里面的措辞,或者别的问题,一概不用去管。
晚上把它导到简书进行二次修改,甚至是第三次修改。这样的速度比起原来的老派的写法进步了一大截。
千字日更,培养了写作的信心。
以前觉得一千字是挺难的。三个月的锤炼,现在1000字看着不可怕了,说着说着就到一千字。一蹴而就的事情。虽然自己的1000字还没有达到多好的质量。但是很快的速度把1000字写出来的时候心里总是充满了成就感。现在基本是一个多小时就能完成了。我想着继续提升速度。
我想假以时日,在不断的努力下,整个质量也会提升上来。
最近接受了额外的写作任务。我不再因为怕交不出作业而怯场了,觉得自己的内心淡定了许多,因为我觉得一千字是件容易的事了。我很痛快地接受任务了。我觉得自己能应对。每天三四千的字也成问题。
我写作的信心无形之中提升了不少。
千字日更改变了我的生活习惯。
每天我的大脑需要腾出更多的时间给日更,寻找内容,寻找信息,寻找金词金句。
1.不再追剧追电影
这不知是好事还是坏事,以往的好剧我几乎不落下,有的甚至重复看。追剧其实很费时,有时上瘾了还会熬夜看。可是现在所有追剧的时间全腾出来了,还嫌少。可是电影我还是要看的,可是一部电影也要两个来小时。反正这三个月,我只看了一部,为写影评看的。
2.生活变得单一而有规律
平常有空的时候我喜欢逛街,而现在我独爱行走,行走能让思维安静,静静地观察发生在你身边的一切,使动融于静,宁静生智慧,生灵感。没什么重要的聚会也不愿意多出去。翻翻书翻翻手机,读读文章,生活简单而恬静。日更无意之中培养了一种心境。如果以前我爱养花,而现在我觉得是在养字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