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做很多事,又似乎什么也不做。
焚香,煮粥,喝茶,打扫,运动,看书,小憩。
这个过程,心是安的,人是满的。
这些是不陪伴孩子时喜好的事。
如果兴致好,会选一段好听的音乐,朗诵一段文字或者诗歌。
会对着客厅的落地镜做几个曾经练舞蹈的芭蕾舞基本动作,没错,欣赏自己跳舞的样子。
孤僻,自知,乐在其中。
交际,选择,滋养。
朋友圈,身边的父母每天都在刷着宝宝今天练琴了,明天练字了,打卡,似乎让所有人监督,在教育孩子上,不甘落后。
也曾有人说过,你为什么朋友圈很少发孩子,都是你自己的事,自己喜欢的。
我无言以对,我们都在扮演不同或者相同的角色,难道晒就代表了称职吗?
我一直质疑也困惑,教育孩子这件事上我其实也并没有发言权。
只是,现在的社会主流,社会环境。真正愿意做学问的人很少很少,很多孩子学习很多技能,太急功近利,缺少热情。
快乐,天性,孤独,感受……这些细腻的东西,是一种赋予,怎么说,是一个人完善的必备条件。我很多时候想让如也保持一个雏形,那是一种或许完美的幻想,或者,是与这个世界保持一种距离感。
就像当这个社会的主流是这样,我会质疑,这种所谓的主流难道不是一种病态嘛,为什么要让孩子在这种病态的氛围下,被束缚,并且灌以爱的名义。
也许,是我过于偏执。
可是,人活一世,我知道,在7岁以前,讲这些毫无意义,但是,一些理念会形成之后生活轨迹的奠基。
人无所谓功成名就,权利加身。做内心趋向的事,每一天,都有盼望。都感觉存在的意义,那种快乐,会发光。
我不知道如也会有怎么样的人生,我过于放手,但是心里都有衡量。因为他的妈妈就是个有点奇怪的女人。
我不担心你也奇怪,我只在乎你是否开心,如果你因为这个社会秩序让你不开心,我们要试着妥协,但是,要有自己。
就像这样的雾霾天,你问我,妈妈,牛郎星在哪里?妈妈只能告诉你,你闭上眼睛,星星在心里,一闪一闪,在梦里,照亮你回家的路,在妈妈的眼里,那是你,小家伙。
你要明白,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和雾霾,还有心里的一片晴空,不管什么时候,妈妈不怕你不优秀,会失败,甚至会落后,但是,如果,你说你想要享受那种人群中的优越感,那你必须要做很多,要克服很多来换取人上人的人生价值。如果,你告诉我的,你自得其乐,那也是一种人生。
如也,妈妈但愿你心之所向,无问东西。
不管哪样,我和爸爸都是给你托底的人,不管你是个跟我们一样奇怪的人还是人群中你比我们更合群,如鱼得水。
你要快乐再多点勇敢。
在所有人事已非的景色里,我最喜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