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非暴力沟通》,正值旅途,飞机已经连续延误了三个不同的时段,周围人声鼎沸,而我内心却清凉一片,不得不感慨这本书的力量,不仅可读性与操作性兼于一体,还为处于闹市中的我寻得一处净土,甚好。尤其是书中所阐述的一些理论,对于现阶段的我来说,犹如雪中送炭、暗室逢灯,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生活方法论”。
统观全文,作者结合自身的经历和感悟,把非暴力沟通的要领淋漓尽致地演示了一遍,具体、详尽且活色生香,虽说的是理论,读起来却一点也不枯燥,看完仍意犹未尽,想迫切地来实践一番。
什么是“非暴力沟通”呢?一言蔽之,就是一种专注于彼此的观察、感受及需要,懂得倾听,培育尊重与爱,乐于互助的一种沟通方式。我个人理解,也是一种保持自察、倾听他人和自己心声、满足需求的一种生活方式。 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为观察、感受、需要、请求,其精髓在于对这四个要素的觉察。其沟通的过程依次为:什么是我的观察?我的感受如何?哪些需要(愿望等)导致了那样的感受?为了改善,我的请求是什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为避免教条化,此书还很贴心地在每一个章节理论解释过后,留下了一些练习让读者做题,通过自身体会来达到理解的意义。
理解了非暴力沟通的意义,并将其技巧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误会和伤害。比如说,当你工作劳累了一天,回到家里,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丈夫起劲地玩游戏,而三岁多的儿子正坐在一旁哇哇大哭无人理会,那么你可能会怒从心起,大声责骂丈夫:“你是怎么当爸爸的,儿子哭了也不管!”那么,可想而知一场暴风骤雨在所难免。但是若你运用了非暴力沟通技巧,那你可能会对你丈夫说:“亲爱的,今天回到家看到你在那玩游戏不管孩子,我不太高兴,因为我上了一天的班实在是太累了,回家真想休息一下。” 接着,你可以接着提出非暴力沟通的第四个要素——具体的请求:“你是否愿意带一下孩子呢?”明确告知丈夫,你希望他做些什么来满足你的需求。这样清楚地表达后,就有效地避免了一场无谓的纷争。
我也是读完此书过后才知道,原来遇到一件不如自己所愿的事,除了选择愤怒和抱怨,平复我们情绪的还有这样一种方式。在不良情绪面前,通过培养非暴力沟通的意识和技巧,我们不用苛刻地指责别人和抱怨自己, 而是能以一种更加开放的姿态,理解彼此的需求,坦诚地交流,寻找合适的方式来达到双赢的结果,重获生命的热情。很多时候,我们总是用自己对的方式去来表达自己对于生活的不满,却忘了事实的本身是什么,用自己想象的臆断妄自揣摩分析他人的意图,从而掉进了语言的陷阱,对别人产生了敌意,发生了阻抗,影响了你生命中良好事物的进程。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需要,如果抱持着理解,更加包容他人的立场,学会表达自己的不满和感激,那么很多的矛盾和误会都可以冰释消融,真正的接纳与爱才会产生,彼此的能量才能得到良好的转换。
我们生而为人的意义,就是为了彰显我们生命内在的荣光,允许一切如其是,保留真善美的东西,抛开种种身份的标识,解开自我认知的困缚,宕开胸怀,接纳无常变幻,做个真实坦荡、端正净纯的人,无憾、无悔、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