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失败的互观课

为了互观课也算是心力憔悴了一段时间,从初定的《条形统计图》到最终的《7的乘、除法》是突然间的决定,决定教学内容后便构思如何设计,可谓是闲余时间都放心头,更甚睡觉都在想如何设计,直至上午第四节课后才得以轻松。然而轻松后便多了一份汗颜……

《7的乘、除法》是学生在5、2、4、8的乘法和分一分与除法、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学习基础上学习的,所以在课前两分钟复习过所学口诀后,以以童话中的白雪公主图片导入,表明白雪公主和她的好朋友想跟大家一同学习数学【备课中才得知七个小矮人的名字】。

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

紧接着让小朋友借助数射线用“几格一跳,跳了几次,几个几是几”一边表述一边完成课本填空,这个过程完全跟前面所学雷同,小朋友们基本能独立且准确完成,完成后逐一反馈并课件出示。

数射线和语言支架

有了数射线的辅助,在完成算式和口诀编写前,让大家就此过程中进行温馨提示【便于记忆通常小的因数在前,大的因数在后;准确读数;口诀写作汉字;当积小于10的时候口诀中添“得”】,小朋友们你一句我一句均有提到,接下来便是他们独立完成,写的过程中允许发声自查。由于平日里他们速度就不是很给力,以至于这个环节浪费时间较多,为确保人人能参与其中,我也就没有过分催促,在巡堂过程中发现绝大多数小朋友都完成的不错,只是书写速度太慢,极个别小朋友出现了“八七五十六”“九七六十三”的现象。

7的口诀及对应的两道乘法算式

待大家完成的差不多让他们对照课件自行检查,发现并改善不足。整个过程虽慢,但大家都能得以经历这个过程,这对7的口诀的掌握很有帮助。然后齐读口诀,加深整体印象,再读口诀时带着问题读——哪些口诀是已经掌握?哪些口诀是新接触?这个问题不难,在标出新口诀后,问大家有什么好方法进行新口诀的记忆。小朋友们也很快想到了推算,也有的小朋友发现:一个因数依次增加1,一个因数不变是7,则积依次增加7。【这样的表述大家掌握很不错】进而进行了举例说明。这一环节后借助白雪公主想到的西游记中故事片段记忆了七七四十九,、三七二十一。

小故事片段

然后给了一分钟7的记忆口诀时间,然后全员进行了飞盘转转转,大家根据课件展示可随意站起来大声说出相对应的口诀【这个环节小朋友们很开心,对口诀的记忆也加深了,同时缓解了众多老师听课的压力】,大家参与度很高,瞬间课堂气氛活跃了很多。

飞盘转转转

这一过程后借助例题学习了有除法、有加法或有除法、有减法的运算中,要先算除法,再算加、减法。值得表扬的是小朋友在一段时间的训练下,可以很好的分析已知和未知,进而列式解答,同时能发现细节问题。

两步计算例题

上到这块重难点已结束,剩下的就是巩固练习。我已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迫不及待想同大家进行知识大闯关邀请大家练习。

只为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

第一关——补口诀,写算式【分小组完成各自的任务并进行反馈,目的让其清楚一句口诀可以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小朋友们完成的很不错,个别小朋友对几几六十三迟疑了些许。

基础巩固关卡一

第二关——想口诀,做口算【目的让小朋友会借助口诀进行计算】,在反馈的过程中对7➗7,7✖️7➕3,18-63➗7进行了解题思路表述,同时将18-63➗7改编成98-63➗7,并进行了板书,对比除法算式与口诀的练习,及总结混合运算中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口算练习

到这一环节,一节课的时间临近尾声,但不愿意为了练习而练习,还是选择踏踏实实进行,并随机应变准备做课堂小结。要求小朋友们可以用“我学会了……”“我发现了……”“我知道了……”进行小结,同时揭示课题。这一环节小朋友平时练习的还不够,迷茫不知说些什么,后期有待加强练习。一节课就此告结。

遗憾没有用到,语言取代

实则后面还有第三关——解决实际问题和第四关——终极挑战之故事中的乘法口诀【特意找语文老师了解近期所学七言绝句——望庐山瀑布,设计从补充古诗→计算诗句中共有几个字→加上题目和作者共有几个字】

借语文素材学数学

和琴键上的乘法口诀【设计前了解了琴键中一组键有7个音,看图计算图中共有多少个白键】,

感知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及拓展知识——7与人生各个时期的成长知识【初心让小朋友们感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拓展➕感知数学学习的价值

西游记中的口诀【数学也需要阅读,阅读中可以发现处处有数学】。

通过阅读记口诀,感悟数学也需要阅读

但遗憾的是时间把控不好,没有将自己认为的亮点讲到。

通过今天互观课的执教,我更加深刻感受到自己尤其在对外公开课时候时间的把控很是欠缺,同时语言方面还不够简洁有效。这节课小朋友们除了速度之外表现都不错,而于我而言很是失败,因此也需要时刻自我提醒,想方设法提升自己的课堂把控能力,尤其是公开课,常规课的时间把控还好,基本能按计划完成。其次个人的心理素质仍有增强,毕竟如今要公开的展示课避免不了。对于这点,大概也就验证了常规课上的好的老师未必都能上好公开课,公开课上的好的人也未必常规课能上的好。希望通过这次的互观课,我能更为精准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争取下次有大的突破和进步。

喝咖啡️返途中发现的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