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生活在边远的农村,深知农村的孩子对“年”的期待和盼望,因为只有到“过年”的时候,才能满足有吃有穿又有玩的愿望。
我们农村人对过年是非常重视的,差不多一进腊月,就开始为过年做准备。首先都是大人带着孩子到街上置办新衣服,常听老人们说“忙时腊月”:因为一进腊月就有忙不完的事,所以买新衣服就提前了。新衣服买回来后,孩子们都是试了一遍又一遍,心里特想穿,可还是在大人的约束下要等到过年才能穿。
当腊月过了一半时,人们就开始准备吃的东西了。宰“过年猪”是比较盛大和流行的。经济条件好一点的家庭往往在腊月里会杀一头大猪,然后根据自家的需要,对猪肉进行分门别类的储存:装血辣子(猪血、猪肠子和猪肝、少许五花肉一起腌)、灌香肠、卤肉、腌肉、做火腿肠等等。其次就是冲饵块:先把大米用水泡开(大概一天左右),然后用超级大蒸子蒸,蒸得差不多之后又倒在水里再捞起来再蒸(这一次叫分汤),最后把蒸好的饭团放在石窝窝里锤打。锤打的工具类似于荡秋千的秋秋板。一般都是两个壮汉拉着两根绳子,绳子的另一端有一个圆形的木头,圆木头和板子连在一起。两个壮汉同时用脚踩着板子,双手拉着绳子,用劲的时候要保证那圆形的木头刚好落在石窝窝中央。石窝窝的旁边一定要有一个反应敏捷的人来抱圆木头,以便把粘在圆木头上的饭粒推下去。当饭被锤打得没有饭的影子时,就有一个手劲大而灵活的人把饭泥揉成长方形或圆柱形的大饵粑粑,如果周围有小孩,她就会揪一小块饭泥做成链子或各种小动物送给小孩,孩子们玩够了后可以烧了吃,挺香的。当然现在不用这种土方法做饵块了,人们也不用等到过年才能吃上饵块。
当时间来到腊月二十四这一天时,各家各户都会在一根长长的竹竿上绑上可以打扫灰尘的东西把屋子里高的地方扫一遍,俗称“扫尘”。据说在这一天灶王爷上天作汇报去了,所以从这天起,人们做什么事情都不用忌讳,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也就从这一天起,老老少少都忙得不亦乐乎:洗床上用品,擦洗家里很少用的东西,洗窗子(木头做的),整理不用的东西,该丢的就丢。
终于到了大年30的这一天,一家老少早早就起床各干各的事。贴门神(历史上那些非常厉害的人,诸如关羽、秦琼、尉迟恭等等,居说他们能阻止坏人入室)对子(对联)往往就是男人的事一一在农村,女性是不可以随便弄这些东西的。孩子们则被布置了去外面找圆圆的小石头和柏树枝,或者是去自家菜园里拔蒜苗,然后每道门的两边都要放一根蒜苗,说是管事的“神”都上天去了,蒜苗可以看门。女性往往不是洗脏了的衣物,就是洗菜做饭。只有在这一天,农村人才吃得上三餐饭:早餐吃得简单,中午包饺子,最让人期待的就是丰盛的年夜饭了。
农村的年夜饭往往不端在饭桌上吃:每家每户在吃年夜饭前都会点着一盏青灯(把用棉花搓的灯芯放在倒满香油的碗中),再用青松毛把堂屋(客厅)垫厚,然后把菜端在松毛上(再多的菜都摆得下),等菜都上齐时,大人就会把所有菜都夹点放在一个大盘子里,再把家里有的水果都切点放进去,然后又倒点酒水,端到大门外泼掉(俗称泼水饭,实则是祭奠先祖)。等放完炮竹后,一大家子就围在一起盘腿坐下,边吃边聊天,大人往往会教孩子怎么吃没见过的菜。还有,吃完年夜饭之后不可以扫地,直到大年初四(正月初四)才能动扫帚,老人说这样做才可以守住财富。
当天黑的时候,小孩子就迫不及待地跪在地上给父母磕响头,然后欢天喜地的接过父母给的少得可怜的压岁钱(我们家孩子多,一般没有压岁钱。磕一个头,父亲就会给我们一个炮仗,我们也挺开心的。)又过一会儿,家庭主妇就把捡回来的圆石头放在炉火中烧,再把折回家的柏树枝放在一个火盆里,等石头被烧得火红火红的时候就用火钳把石头(往往是双数)夹在柏树枝上,等听到滋滋滋的声音且冒烟时就开始打醋炭了:年长的人在前边端着火盆,口中念念有词:“好的好的qiu进来,坏的坏的qiu出去;空手出门,抱财进门;好人相逢,恶人远离……”年幼的人则端着一碗水边撒边紧跟其后,大大小小的房间都要去过一遍,然后才把火盆和水碗反扣在正门边。记得很清楚的一件事就是:30晚上的洗脚水不能泼出去,要轻轻的倒在脏水桶里,否则自家插秧的时候会风雨交加。
吃饱喝足等各项事务完成之后,一家子又一起围在火炉边,边看电视边守岁。到凌晨零点零分零秒的时候,鞭炮声准时响起,我们称这一行为叫接岁,实际上就是辞旧迎新的一个活动。然后各自去睡觉。
大年初一(也就是正月初一)的早上是不允许叫任何人起床的,大人小孩都可以睡到自然醒。起床后所有的人都要从里到外地穿新衣服。还有,初一这天女人破天荒地不用劳动,只管吃。人说女人忙忙碌碌了一整年,这一天无论如何都要休息休息。我们家一直是这样。当然,在这一天,大人小孩不可以去串门(避免新春第一天就有口舌之争),出嫁的女儿不可以回娘家,客厅的门也不能打开,并且要确保青灯一直在燃烧着。所有的这些都意味着一年的日子清吉平安、红红火火。
大年初二时,外边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大家开始走亲访友。对了,新年第1次上街一定要买一颗青菜和一些苹果。最值得一提的是曲靖陆良的元宵节是正月十六,而不是正月十五。陆良的学子们往往误以为元宵节就是正月十六,考到这类知识点大凡都会出错,习惯有时真会害人,哈哈。
当正月十六结束时,我们的年也就真正地结束了,大家又开始忙碌起来……